苹果又悄悄把充电速度拉了一把——这次轮到 iPhone 16 系列在 iOS 26 上“解锁”Qi2 25W 的支持(注:iPhone 16e 例外)。别急着把 MagSafe 丢进抽屉,这里有点硬核细节和实用影响值得细看。⚡📱
什么变了?iOS 26 带来了 Qi2 25W 支持
简单来说:运行 iOS 26 的 iPhone 16、16 Plus、16 Pro 和 16 Pro Max 现在可以与支持 Qi2 25W(又名 Qi 2.2) 的第三方充电器配合使用,实现最高 25W 的无线充电速度——这此前只属于苹果自家最新版 MagSafe 的“特权”。据称,Belkin 已经推出三款 Qi2 25W 充电基座,并宣称在约 30 分钟内能把 iPhone 16 系列从 0% 充到 50%,与苹果官方 25W MagSafe 宣传时间一致,基本证实了 iOS 26 的支持有效性。🔌⏱️
Qi2(Qi 2.2)到底是什么?和 MagSafe 有何差别?
- Qi2(或Qi 2.2)是无线充电联盟(WPC)推进的升级标准,目标是让磁吸式对齐、认证与更高功率在行业间更统一。Qi2 在兼容性上更友好:既能支持磁吸对齐(MagSafe 风格),也允许第三方厂商做更高功率输出的安全实现。
- MagSafe实际上是苹果在 Qi 基础上的专属实现(加了磁吸定位、认证流程),过去只有苹果官方或通过苹果授权的配件能拿到完整 25W 体验。Qi2 把这件事“放宽”了:只要充电器通过 Qi2 认证,iPhone(支持机型)就能跑出 25W。🧲🔋
你会为了能用第三方充电器而换配件吗?为什么?在评论区聊聊你的充电阵容吧!💬
哪些机型/哪些地区受益?哪些受限?
- 受益机型:iPhone 16 系列(16/16 Plus/16 Pro/16 Pro Max)。iPhone 16e 目前不在支持名单内。
- 受限地区:中国大陆用户请注意——即便 iOS 26 支持 Qi2 25W,国内无线电规则仍然限制了 Qi 无线充电的法定最大功率为 15W,也就是说在国行设备和国内市场,第三方 Qi2 充电器也最多只能跑到 15W(除非政策更新)。😐🇨🇳
对用户意味着什么?利好与注意事项
利好方面:
- 更多选择、更低价格:第三方厂商(如 Belkin)能做出 25W 磁吸支架或三合一充电器,价格与形态比苹果自家更灵活。
- 生态开放:不再被 MagSafe 绑死,旅行、桌面、车载等场景,第三方解决方案更多样。
- 跨设备便捷:部分 Qi2 支架能同时给 AirPods、手表(三合一)等设备提供整合体验。🧩
注意事项:
- 发热与电池健康:25W 无线充电比 15W 热得更多。虽然短时冲刺(0→50%)方便,但长期高频次采用高功率无线充电,手机会更热,电池老化速度或受影响。iOS/硬件会通过温度管理限制充电策略,避免损伤。🔥📉
- 认证与兼容:并非所有宣称“25W”的无线充电器都会给你真 25W 输出,很多要依赖充电器的认证、固件与与 iPhone 的协商。买之前尽量看厂商是否有 Qi2/苹果认证支持说明。🔎
你坚持用有线快充还是追求无线便利?为什么?大家来互相安利充电配件吧!🔋
iOS 26 测试版已支持,正式发布时间在 9 月
在 iOS 26 的测试版本中,相关代码已显示对 Qi2 的支持,开发者与测试者可以提前试用;iOS 26 正式版预计在 9 月推送,届时普通用户将能接收到该功能更新(当然,国行用户仍受 15W 限制)。此外,这也基本暗示 iPhone 17 系列未来很可能继续支持 Qi2。📆🔔
实战建议(买还是不买?怎么选)
- 如果你在海外且追求桌面整洁 + 高速无线充电,等 Qi2 认证的第三方支架(如 Belkin)可能更划算;特别是想把手机和耳机/手表一站式放在桌面的用户。🏝️
- 如果你在国内,且关注速度,别忘了法规限制——15W 才是现实(除非未来规则放开)。在国内更实用的选择可能还是:优质有线快充 + 小巧 MagSafe 做定向便捷。🔌🇨🇳
- 无论哪种方式,关注充电器是否有Qi2 或苹果授权认证、并查看真实用户评测里的发热与实际充电曲线。🔥📈
如果真买了 Qi2 25W 支架,你最关心的是“充电速度”“发热”还是“外观配色”?投票告诉我!🎯
iOS 26 为 iPhone 16 系列带来的 Qi2 25W 支持,名义上是一次“拆墙”式的开放——让第三方也能做 25W 磁吸充电。但现实里它既有技术红利(更多配件更多选择),也有物理与法规的天花板(发热、电池、以及中国大陆的 15W 限制)。总之,9 月更新来了,想换充电器的朋友可以开始把目标锁定在那些有 Qi2 标识和真实测评的产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