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在最新旗舰阵容中同步发布了真无线耳机 TWS 5 系列,包括 TWS 5(标准版) 与面向发烧友/高码率需求的 TWS 5 Hi-Fi 两款机型。两者在外形、驱动与功能上高度一致,但在音频编解码器上做了区分:Hi-Fi 版加入了 LHDC 支持,标准版则提供更常见的 LDAC/AAC/SBC/LC3。规格组合与定价都体现了 vivo 在“高解析音质 + 日常使用便捷性”上的平衡策略。下面是技术点与实际取舍的拆解。🔍
核心硬件与音质路线
- 驱动与认证:两款均配 11mm 大径动圈单元,支持 vivo 自家的 DeepX 4.0 音场算法,并通过 Hi-Res 音频认证,纸面参数针对高解析音源友好。
- 编解码器差异:
- TWS 5(标准):LDAC、AAC、SBC、LC3(主流高码率 + 低功耗选项)。
- TWS 5 Hi-Fi:LDAC、LHDC、AAC、SBC、LC3(提供另一条高码率路线,适配部分安卓生态与高保真播放器)。
也就是说,Hi-Fi 版本通过 LHDC 为对高码率、低失真有更高追求的用户多了一项可选方案。🎚️
主动降噪与通话降噪:规格与现实
vivo 宣称 ANC 可达 60 dB 的峰值降噪能力,且“平均降噪深度约 28 dB”。厂商给出的 60 dB 更像是理论峰值(厂商测试下的最大隔绝),实际日常聆听中 28 dB 的平均降噪深度更能代表真实体验。耳机采用 三麦克风阵列 + AI 降噪,通话质量与环境噪声抑制均受益。🗣️
连接、延迟与防护
- 蓝牙 5.4:稳定性更好,功耗更低。
- 延迟 42 ms:对移动游戏而言属于“可用但非顶级”水平;适合日常影音和大多数手游,但若追求极限竞赛级表现,仍有更低延迟的专用电竞耳机可选。
- 防护等级 IP54:支持防尘防汗,适合通勤与运动使用场景。
电池寿命与便捷功能
- 单次续航:耳机 12 小时(ANC 关闭/官方测法),配合充电盒总播放可达 48 小时,满足长途出行或连续多日使用需求。
- 实用功能:触控操作、多点连接、语音翻译(支持中文、英语、韩语、法语等)、低频至 16Hz、高频延展到 48kHz(规格上支持高采样率内容)与多点配对,为日常使用和跨设备切换提供便捷。🔄
价格与定位:性价比导向
- TWS 5(标准):399 元
- TWS 5 Hi-Fi:499 元
在这个价位,vivo 的组合颇具吸引力:Hi-Res 认证、长续航、实用 ANC 与 Hi-Fi 编解码支持,使其在入门发烧级与主流旗舰真无线之间找到了一个“薄利高能”的位置。

谁该买?选购建议
- 发烧友 / 有高解析需求:倾向于选择 Hi-Fi 版(499 元),因为 LHDC 提供另一条高码率链路,结合 Hi-Res 与 48kHz 延展,能在搭配支持 LHDC 的播放器/手机时获得更好还原。
- 游戏与影音用户:标准版与 Hi-Fi 在延迟上无本质差别,若你追求更低延迟的极限竞技体验,建议考虑专用电竞耳机;若是休闲游戏与视频观看,42 ms 已属可接受范围。
- 通勤/通话重度用户:得益于 3 麦克风与 AI ANC,TWS 5 在降噪与通话表现上能带来稳定体验,且 48 小时总续航非常友好。
均衡的“高解析日常耳机”方案 🎧
vivo TWS 5 系列把 高解析音质、实用降噪与长续航 放在同一价位带,Hi-Fi 版本以 LHDC 补足了发烧友的高码率诉求。它并非要以极致低延迟或极端声学表现取代专业发烧器材,而是在“日常可用 + 高解析选项”之间做出平衡——对于预算有限但想体验 Hi-Res 与 ANC 的用户来说,确实是竞争力十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