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5 来了,但它真的“新”吗?——苹果 M5 vs M4 规格对比实测解析

新款 iPad Pro M5 的开箱视频终于出现,除了那块亮闪闪的超薄 OLED 屏外,最大的看点当然是它的核心——Apple M5 芯片。然而,拆解和跑分信息出来后,网友的第一反应大多是:

“就这?M4.5 吧。” 😅

别急,我们把 M4 和 M5 摊开对比看看:纸面参数几乎没变,但这次的变化,藏得很“苹果”。

CPU 架构:核心数量不变,但“效率”在发声 💻

从配置上看,M5 沿用 M4 的 3+6 架构——三颗性能核心 + 六颗能效核心。
也就是说,在 CPU 集群层面,M5 没有任何“堆核”升级
频率方面也一样:性能核心依旧最高 4.42GHz,几乎一模一样。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原地踏步”?其实不然。
真正的差异在缓存:

  • M4:4MB 二级缓存
  • M5:6MB 二级缓存,提升 50%

别小看这 2MB 的差距。缓存越大,CPU 访问主存的次数越少,意味着更低延迟、更少功耗。
苹果这次的 M5,虽然没提高主频,但在同功耗下提升了响应与吞吐性能,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架构内优化”。

更重要的是,M5 预计采用了 台积电 N3P 制程——
这是苹果第三代 3nm 工艺,优化重点不在更小,而在“更凉、更稳”。
换句话说,M5 不求暴力输出,而是让设备在相同热设计功率下“更持久不降频”。🍃

能效核心的暗战:低功耗,却更快 ⚡

如果你还记得 A19 Pro 的发布细节,就能理解 M5 的思路。
根据业内分析,M5 可能沿用了 A19 Pro 的效率核心设计——
在几乎相同的功耗下,性能提升可达 29%

这就是苹果的魔法:
不靠堆料,而是靠“微架构调整”去压榨同一瓦特的更多性能。
在日常使用中,这意味着什么?
就是你刷 4K 视频、画图、写论文、开十几个浏览器标签页,
一边快,一边凉,一边静音。
当然,游戏党和剪辑党可能会觉得——“那我的帧数提升呢?”
答案是:有,但不多。
苹果这次确实更偏重续航与散热平衡,而非性能暴力。🎯

内存升级:真正“体感提升”的部分 🧠

终于到了有肉眼变化的地方。
这次的 13 英寸 M5 iPad Pro,标配 12GB 内存,比上一代的 8GB 提升了足足 50%
这在苹果的产品线上可不是小动作——尤其是基础款直接起步 12GB。

为什么重要?因为:

  • 多任务切换更流畅 🪄;
  • AI 运算与大型模型推理更快 🤖;
  • 图形处理与 3A 游戏加载更稳 🕹️;
  • 甚至浏览器开十几个标签页也不会频繁“重载”。

换句话说,这次的体验提升更多体现在系统层面,不是 CPU 跑分。
你也许看不出 M5 比 M4 高多少分,但一定能感受到它“喘得更顺”。

M5 是“小步快跑”,不是“大换代” 🧩

从纸面数据上看:

  • 核心数量 ✅ 一样;
  • 主频 ✅ 一样;
  • 架构 ✅ 小改;
  • 制程 ✅ 升级;
  • 缓存 ✅ 提升;
  • 内存 ✅ 大幅增加。

所以结论其实很简单:
M5 并不是彻底重写的芯片,而是 M4 的“效率旗舰版”。
对于老用户而言,如果你已经用着 M4 iPad Pro,
M5 没必要换;
但如果你正打算入手新平板,
那它的发热控制、续航稳定性和流畅体验,会让你更安心。

有人吐槽:“这芯片都不叫 M5,叫 M4+0.5 吧。”
但你也得承认——
苹果玩芯片的节奏,向来不是“炸裂”,而是“稳定进化”。
毕竟,对 Cupertino 来说,
比性能更重要的,是体验的“稳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