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几个月前苹果在发布 M3 Ultra 时那句“没有 M4 Ultra 计划”吗?结果现在看来,咱们可能被“烟雾弹”耍了。最新被 Macworld 挖出的内部代码显示,苹果不仅没放弃 M4 Ultra,还给它起了个霸气代号——Hidra(听着就像能喷火的神兽🔥)。这颗芯片极有可能成为未来 Mac Pro 升级版 的核心动力,继续坐稳 Apple Silicon 里“性能之王”的宝座。
为什么以为它“胎死腹中”?
回顾一下背景:M3 Ultra 亮相时,M4 Ultra 迟迟不见踪影。彭博社的 Mark Gurman 当时就爆料,苹果在量产 M4 Ultra 上遇到工艺挑战,再加上高昂的研发投入——毕竟能买得起 Mac Pro 的人不多,这产品真的是“薄利少销”——所以外界普遍猜测它被砍掉了。
但事实是,内部代号 “t8152” 的芯片正在研发中,且从泄露代码来看,它并不是个实验品,而是规划中的量产项目。也就是说,苹果在舞台上说“不”,幕后依然偷偷打磨着下一代怪兽级 SoC。
单片设计的“豪赌”
M4 Ultra 可能会采用 单片集成设计,而不是过去那种 UltraFusion 两颗 M 系列拼接的模式(你可以理解成一次性把所有料做进一块超大晶圆)。
优点:
- 理论上延迟更低、带宽更高;
- 系统调度更简单,能榨干每一瓦性能。
缺点也很现实:
- 单片面积巨大,良率风险高(坏一个小角落就整片报废😅);
- 设计和量产成本高到肉疼。
尤其是 M4 Max 没有 UltraFusion 连接器 这一点,更坐实了苹果可能彻底改路线的传闻。
Mac Studio vs Mac Pro 的价格梗
上一代 M2 Ultra,苹果把它同时塞进了 Mac Studio 和 Mac Pro,CPU/GPU 核心数量完全一致,性能几乎一样——但价格差了 3000 美元(大概是一台高配 MacBook Pro 的钱💸)。
这也让不少人吐槽:
“买 Pro 是买性能还是买一个轮子?”
所以,如果 M4 Ultra 最终只登上 Mac Pro 舞台,价格策略会不会继续“勇敢”?这也是个值得观察的点。
苹果的算盘
从供应链和产品策略看,M4 Ultra 不急着发布有几个原因:
- 需求端:Mac Pro 的用户群体太窄,专业工作站级别的性能需求不是年年都有。
- 技术端:单片大芯片量产门槛高,工艺成熟度必须过关,否则良率一塌糊涂。
- 营销端:让 M3 Ultra 在市场多卖一阵子,等竞争环境和新品周期合适,再推出 M4 Ultra,冲击力更大。
不过,既然内部代码已经实锤它在开发,问题只是时间——是 2025 年中还是 2026 年,得看苹果对成本、良率和市场节奏的判断。
它值得等吗?
如果你现在正用 M2 Ultra / M3 Ultra 做视频渲染、3D 建模、AI 模型训练,还能 hold 住,那么等等看 M4 Ultra 或许更香:
- 更高性能:单片设计有望释放更多核心性能;
- 更强稳定性:改进的散热设计 + 芯片架构优化;
- 面向未来的软件支持:长周期 macOS 更新保障。
但如果你手里机器已经快喘不过气,那等它落地可能就有点奢侈了——毕竟苹果这类产品从研发到发售,拖个一年多是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