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果粉们看到M4 iPad Pro上首发的串联OLED屏,不少人问——iPhone什么时候能用上同款黑科技?要我说,这个问题就像“今年高考作文你会写吗”一样,每个人都能聊,但真要等,恐怕还得耐心点。
根据外媒The Elec的最新爆料,苹果确实在“认真考虑”把串联OLED引入iPhone,而且未来绝对不只是“Pro Max”独享。但现实很骨感,最快也得2028年才有戏!什么概念?等到iPhone 20问世,估计小米50都已经问天了,苹果才“内卷”起自家屏幕。
什么是串联OLED?科普时间🧑🔬
串联OLED听起来像是屏幕界的“加量不加价”。其实它是把两层甚至多层OLED面板叠在一起,形成一种“二合一”的超级OLED。这样做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亮度更高、能耗更低、寿命更长。最重要的是:更不容易烧屏!
熟悉OLED的朋友都知道,哪怕iPhone再怎么自信地优化,烧屏还是如影随形的老毛病。你再小心翼翼用几年,最后屏幕亮度不均、残影啥的总有概率轮到你。串联OLED这下子直接把风险减半,你想想多香?
但是!新技术要上马,背后可不是按个按钮那么简单。产业链得重新打通,供应商要上马,良率得达标,成本还得打下来。苹果和三星、LG这些老牌厂商,谁也不愿意在“良率”上被狠狠反薅一把。
2028年,距离多远?苹果的“耐心”和供应商的“算盘”⌛
The Elec爆料说,哪怕现在三星LG立马拍板“我们开搞!”也至少还得两年时间研发打样,再加一两年量产适配,最乐观也得2028年才能上iPhone。至于京东方?目前在苹果的供应链里还只是“绿叶”,暂时别抱太大希望。
为什么这么慢?一方面,iPhone动辄年出货两亿台以上,哪怕全球头号供应商三星LG,也不敢轻易答应这种高强度“军令状”——这不是生产几台iPad Pro能比的。你们可能没注意,M4 iPad Pro串联OLED屏之所以能上,是因为销量比iPhone少太多,订单量“小而精”,厂商还能hold住成本。iPhone这种大盘,稍微出点问题,都是“血本无归”的代价。
另一方面,苹果可不是傻子。屏幕利润极高,不论是自家“封印”的高素质显示器,还是逼疯一票国产厂商的采购标准,能卡供应商的地方绝不手软。没绝对把握前,苹果不会让iPhone用户充当“小白鼠”去试新工艺。看看M4 iPad Pro那波首发,再看看今年iPhone 17,依然是“高刷LTPO”+“ProMotion”老三样,没串联OLED什么事儿。
串联OLED能带来什么?买单的还得是用户💸
别以为串联OLED是“普惠工程”,等它真正落地iPhone,八成只会出现在Pro系列。最早能尝鲜的还得是高价旗舰粉丝,普通款要想分一杯羹?大概率还得耐心“再等几年”。
而且,量产难度高了,成本更高,iPhone旗舰机型的定价会不会水涨船高?到时候一块“超大杯”屏幕又要加价1000块,香是香了,钱包扛不扛得住,全靠用户投票。
当然,升级也不是白来的,亮度更高、能耗更低、用五年不烧屏,或许能给未来的“二手iPhone市场”带来新玩法。屏幕素质牛了,谁还愿意年年换机?
你会为了“烧屏自由”而等待串联OLED的iPhone吗?
最后一个问题丢给大家:你会不会为了更亮、更耐用、更不容易烧屏的串联OLED,等到2028年才换新iPhone?还是觉得LTPO OLED其实也够用了?你现在的手机屏幕出现烧屏或者残影了吗?欢迎评论区晒图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