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用苹果自带的翻译App翻英文菜单、日文说明书吗?不好意思,现在是2025年了——是时候换个口味了!
就在今天,Google 翻译正式支持设置为 iOS 默认翻译应用,这意味着你不再被强制使用苹果原生翻译,哪怕是Siri,也能直接喊出谷歌翻译了!
有点历史意义的一刻,值得划重点圈一圈。✅
🍏苹果终于低头了?谷歌翻译“逆袭上位”
我们都知道,苹果系统一直对“换默认App”这事儿非常“死心眼”:
- 想换默认浏览器?晚了10年才开放。
- 想换默认邮件App?等了12年。
- 想换默认翻译?到iOS 18.4才终于点头!👏
现在好了,只要你的 iPhone 或 iPad 升级到了 iOS 18.4 或更高版本,就可以愉快地设置:
设置 > App > 默认App > 翻译 > 选择“Google 翻译”
是不是比换男朋友都容易?(虽然换完翻译可能更有用一点🤫)
🔧设置好之后,有啥变化?
最大的不同是,系统级翻译请求将走谷歌而不是苹果自带翻译:
- 在 Safari 网页上选中文字,点击“翻译” ➡️ 跳转到 Google 翻译
- 用 Siri 说“怎么说‘谢谢’用法语” ➡️ Siri 直接用谷歌翻译回答
- 应用内弹窗翻译、长按菜单翻译,也都可以接管!
这就意味着:以后你在地铁上看到一个日语游戏广告,不再需要先截图再手动复制去App里粘贴。现在直接长按翻译,系统自动走你设定好的谷歌翻译,丝滑程度接近微信发红包。💸
🌍这波改变,其实是“欧盟功德+苹果妥协”
别以为这是苹果良心发现,其实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自欧盟🇪🇺。
根据欧洲的《数字市场法案》(DMA),苹果必须开放核心系统功能的“默认App替代权”,比如浏览器、导航、消息传递、翻译这些你每天都在用的东西。
简单来说:用户不能再被强迫用苹果自家App,必须能换。
而苹果呢,虽然一开始抗拒到咬牙切齿,但在强监管+罚款威胁下,最终还是“自愿服从”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功能不是只在欧盟上线,而是全球用户同步可用!
这波操作非常“苹果”:既然要开放,那我干脆全球都放开,省得其他国家跟着欧盟一起找麻烦。🌐
🤖谷歌翻译值不值得设为默认?
对中文用户来说,谷歌翻译其实有一堆优势:
- ✅语种覆盖广(超130种语言)
- ✅句子长也能翻,文法更自然
- ✅网页/图片实时翻译也可以搞定
当然,它也不是完美,比如:
- 🚫你需要科学上网才能访问网页版,但App是能直接用的
- 🚫有些中译英会显得“太书面”
对比之下,苹果原生翻译支持语言少、对中文支持一般,但胜在无脑集成+不用装App。
所以这其实是个终极选择题:
👉 你是“极简派”用户,还是“实用派”用户?
你更喜欢哪种翻译App?评论区来吵!(别打架,吵就行了)💬
📱翻译只是开始,“开放默认App”才是真正的变革
这波开放除了“翻译”外,其实还有两个领域已经同步支持设置默认:
- 导航:你可以用高德 / 百度接管苹果地图了
- 媒体播放:你可以让Siri默认播放 QQ 音乐 / 网易云,而不是Apple Music
是的,你没看错,Siri终于不用一言不合就打开Apple Music了!
这也意味着:未来iOS越来越像安卓,但又保留自己系统的一体化体验。
🔮接下来还有什么值得期待的?
随着苹果被欧盟“步步紧逼”,我们大概率能看到更多开放动作:
- 更自由的默认输入法设置?
- 能卸载更多内置App?
- 第三方App能有更多权限?
一句话:苹果会变得更像“你的手机”,而不只是“苹果的设备”。
但问题也来了:开放太多,是否会破坏苹果一贯的“极简体验”?
你觉得苹果该更开放,还是该坚持封闭优雅?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