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e 要断了你的 SoundTouch:曾经的智能扬声器为何成“普通喇叭”?

Bose 向用户确认——公司将于 2026 年 2 月 18 日 终止对所有 SoundTouch 系列设备的云服务与应用支持。换言之,这些设备将失去与云绑定的核心“智能”功能(在线音乐服务接入、多房间同步、远程控制与固件更新等),只剩下本地播放能力(Bluetooth/AUX)或变成“普通扬声器”。对许多在 2013 年以后购买并投入较高成本的用户来说,这一次性的功能剥离堪称沉重打击,也再次把“智能家居设备寿命”这一话题推到台前。

下面我们从技术影响、历史背景、用户选项与行业含义逐条拆解。

技术影响:哪些功能会立刻丢失?🔧

停止云端支持意味着 SoundTouch 设备将失去与 Bose 云平台与官方应用的连接,具体受影响的项目包括:

  • 内置流媒体服务接入(Spotify、TuneIn 等)将无法使用
  • 多房间同步播放与群组控制失效
  • SoundTouch 应用将关闭,远程管理和设备设置无法通过官方途径完成
  • 设备将不再收到固件更新或安全补丁

留存功能:在多数型号上,蓝牙和 AUX 输入仍可在本地播放,但 Bose 明确表示无法保证长期稳定性与兼容性;已保存的应用内“预设”可能仍可触发,但无法修改或通过云同步管理。

背景回顾:SoundTouch 曾是多房间音频先驱 📡

SoundTouch 系列于 2013 年 面世,在当时代表了厂商级的“多房间无线音频”解决方案:集中式应用控制、多服务接入平台、面板物理预设按键,这些体验在那一代确实领先市场。2015 年起产品线扩展到更亲民与更高端型号,部分家庭影院套装定价甚高(上千欧元),用户对其未来服务的依赖性也随之提高。

然而,技术与生态演进迅速:流媒体规范、语音助手、以及厂商对云服务的持续投入成本都在变化。Bose 在声明中指出:“随着技术发展,我们不再能够维持支持这一老一代产品的云基础设施的开发和支持。”(Bose 原话概述)

用户反应与商业伦理质疑 🔍

该决定在长期用户中引发强烈反弹。批评者认为,Bose 通过停止云服务把“智能”功能变成一次性消费,未能以长期服务承诺对等回报高价硬件的溢价;尤其是对依赖物理预设和简单远程控制的非技术用户,影响尤甚。相比之下,部分竞争对手在面对同类问题时采取了不同策略(例如提供有限兼容或功能降级方案),Bose 的“全面切断”显得更为激烈。

作为补偿,Bose 提供 新产品 25% 折扣 并在探索以旧换新计划,但许多受影响用户仍难接受“付出昂贵成本却被迫更新”的现实。

技术应对与迁移方案(用户角度)🛠️

被停止云支持并不意味着设备完全成为砖头——但功能大幅退化。常规可行的替代方式包括:

  • 依靠本地音源:通过蓝牙、AUX 或光纤输入继续播放(适合有线连接场景);
  • 替代控制平台:将 SoundTouch 设备接入支持 DLNA/UPnP 或局域网播放的第三方播放器(部分用户会用网络播放器/媒体服务器来替代云端流媒体);
  • 外置流媒体端:使用 Chromecast Audio、AirPlay 设备、或小型音频流媒体盒(如某些流媒体播放器)把在线服务桥接到扬声器(需确认接口兼容)。

⚠️ 需注意:这些替代方案有时需要一定动手能力或额外设备,也无法恢复原生多房间的无缝体验;此外,Bose 关闭官方应用与更新后,长期兼容性并无保障。

行业观察:智能硬件厂商的支持承诺成争议焦点 🏭

SoundTouch 事件放大了一个长期存在的行业问题:智能硬件的云依赖性。与传统硬件不同,现代“智能”设备往往依赖厂商持续运营云基础设施来提供功能。若厂商停止服务,这些设备的价值会骤减。对用户与监管者而言,这种“功能寿命与服务承诺的不匹配”正成为关注点,并促使人们期待更明确的产品生命周期声明、服务保证或行业规则。

更大的问题还在 —— 设备寿命、消费者权益与生态责任

Bose 宣布终止 SoundTouch 支持固然有其商业与技术理由(维护成本、平台迁移等),但对消费者造成的实际影响也极大。随着更多生活设备走上“云端先行”的路线,用户在购置此类产品时应更多地考虑厂商的长期服务策略硬件的本地可用性。对于厂商而言,如何在商业可持续性与对用户责任之间取得平衡,将是未来智能家居市场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