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不行,三星将关闭 4 纳米、5 纳米和 7 纳米制造工厂

近年来,三星Exynos芯片的发展遭遇了诸多挑战。其晶圆代工厂在芯片制造的良率问题上表现不佳,不仅导致性能受限,还逐渐失去了高通、英伟达等大客户的订单。尤其是Exynos芯片的代工需求持续疲软,三星代工厂的半导体工厂运作不畅,部分工厂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

三星代工厂面临的产能过剩与临时停产

韩国媒体《Chosung》报道称,三星已决定暂停约30%的4nm、5nm和7nm芯片工厂的运营,以应对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些工厂虽未完全关闭,但将维持在“低功耗模式”下运营,仅保留基本电力,以节省不必要的电力消耗成本。据预测,到今年年底,暂停生产的比例或将进一步上升至50%。

目前仅有4nm生产线保持活跃,用于制造Exynos 2400和部分高通骁龙芯片,但第三方需求低迷使得这部分产能远未达到预期。三星代工厂的生产困境迫使公司调整策略,以避免进一步损失。

三星3nm晶圆的改进挑战和2nm工艺的未来展望

三星3nm工艺晶圆的低产率仍然是一个严峻问题。这一不足甚至迫使三星放弃了在即将推出的Galaxy S25系列中使用Exynos 2500芯片。尽管如此,三星依然致力于提升3nm晶圆的性能,希望能在2025年推出的可折叠Galaxy设备中应用Exynos 2500。

在这一困境中,三星的2nm工艺研发获得了相对乐观的进展。三星希望在未来几年内推出具有竞争力的2nm工艺,以吸引大客户重新考虑与三星合作。这一转变对于重获高通和英伟达等公司的信任至关重要,三星也期望在不久的将来重新进入旗舰芯片的代工市场。

从骁龙8 Gen 1问题看三星代工厂的困境

三星代工厂的瓶颈集中爆发始于2021年。当时,高通寄望于三星生产的骁龙8 Gen 1芯片,希望以此在市场中赢得更高地位。然而,三星的4nm工艺晶圆导致了芯片功耗高、散热不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产品表现。芯片的低良率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了供应紧张,使得最终产出的可用芯片远低于预期。

为应对这一危机,高通在2022年将骁龙8 Gen 1的代工订单转交给了台积电,而台积电采用相同设计、略微调高了时钟速度后推出的骁龙8+ Gen 1则表现出色,被称为当时高通历史上表现最佳的芯片之一。此举令三星代工厂在业内口碑受损,失去了重要客户的信任。

长期合作关系的动摇:英伟达也选择台积电

三星代工厂失去高通订单的冲击波并未止步于此。另一家重要的科技公司英伟达也因三星4nm工艺问题,选择转向台积电合作生产新一代图形处理器。英伟达的转向进一步凸显了三星代工的工艺改进压力,使三星在短时间内失去了多位客户的支持。与此同时,三星面临台积电日益突出的竞争优势和业内不良评价的双重困境。

2nm成为关键?

尽管三星代工厂的现状充满挑战,但其2nm工艺的积极进展为未来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若能实现技术提升并恢复客户信任,三星有望在未来几年内重新赢得大客户订单。在此之前,三星需通过优化现有产能、改进生产工艺等多方努力,重新树立业内声誉。同时,三星也开始重新评估Exynos芯片的市场定位,希望未来能够通过高性能SoC设计重新进入市场,打造更强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三星代工厂的挑战不仅是技术上的,更是品牌和客户信任的考验。在实现技术升级的过程中,三星能否重回高端芯片制造市场,值得业内关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