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Galaxy S25 Ultra是2025年年初推出的旗舰手机,以强劲性能和成熟生态著称。今年9月底,小米发布了全新的17系列旗舰,其中顶配型号小米17 Pro Max(首发HyperOS 3系统、配备后置副屏和7500mAh电池)引发了一名海外知名 Youtube 博主的兴趣。作为数码发烧友,该博主决定大胆尝试:把日常主力机从三星S25 Ultra完全换成小米17 Pro Max,并持续使用一周,没有备用机也没有退路,工作、生活、拍摄等所有需求都由它来承担。一周下来,这位博主对这款小米最新机皇有了全面而真实的认识。它究竟能否取代三星机皇成为该博主的新主力手机?接下来将从系统、性能、影像、续航以及生态兼容等方面,分享该博主这一周的真实体验。
系统体验:从One UI到HyperOS
初上手与设定。将旧手机数据快速迁移到小米17 Pro Max后,这款搭载Android 16底层的HyperOS 3系统给这位博主的第一印象是界面简洁、运行流畅。对于习惯了三星One UI的博主来说,刚上手难免有些不适应。头几个小时里总感觉“找不到北”,许多常用功能的位置变了,操作起来略显生疏。
差异与适应。HyperOS与One UI在风格上的区别很明显——动画更干脆利落、手势响应更敏捷,图标和界面元素也更加扁平清新。这让系统操作显得轻快之余,该博主声称需要重新培养一些新的使用习惯。此外,国行系统的界面和应用带有一定的特点(例如偶尔出现中文提示,预装应用较多)。好在小米提供了对海外服务的支持,系统中可一键安装Google Play服务,该博主很快就为手机装好了国外必须的常用谷歌应用。
流畅且焕然一新。短暂磨合后,这位博主对HyperOS的操作逐渐驾轻就熟。适应之后,这套系统开始就让该博主感觉“好玩”起来:整个UI流畅得丝滑,各种小功能和动画效果让手机充满鲜活感。从最初的不习惯到后来的爱不释手,小米17 Pro Max的系统体验可谓给了这位博主焕然一新的感觉。

性能表现:极速与细节
日常速度。用过小米17 Pro Max两天后,它的“快”给这位海外博主留下深刻的印象。应用点击即开,120Hz高刷屏幕滑动顺滑,动画流畅自然。触控响应灵敏到让该博主一度觉得“太跟手”了——手机反应比预期还快。不过速度并非全部,相比之下该博主认为三星的S25 Ultra在一些细节打磨上仍更胜一筹:例如振动反馈更扎实细腻,通知提醒和交互细节更符合海外用户的使用习惯。总体来看,小米HyperOS在流畅度上令人惊艳,但在人性化细节方面,三星多年积累的One UI依然略占上风。
极限性能。在性能压测中,小米17 Pro Max同样表现强劲。这位博主连续运行大型的游戏和3DMark压力测试,手机既没有出现明显降帧,更没有崩溃重启。虽然过程中机身温度飙升到约50℃,但三星S25 Ultra在类似负载下也有相近温度,全新的骁龙8 Elite Gen5处理器性能释放稳定但发热不低。得益于良好的散热设计和调校,小米17 Pro Max即便高负载下也未出现卡顿和过度降频。一周用下来,无论多任务还是大型应用,这台手机始终保持着畅快的运行表现,性能让这位博主十分放心。

影像测试:录像与拍照实力如何
视频拍摄。小米17 Pro Max录制视频的清晰度和画质达到了旗舰水准,该博主使用后认为小米镜头切换迅速,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从超广角切换到主摄时画面色调略有不一致,快速平移镜头时偶尔出现轻微卡顿,防抖效果也不及三星S25 Ultra(后者的视频稳定性依然业界领先)。总体而言,小米的录像质量不错,但在稳定和平滑度上与三星还有差距。一周体验下来,该博主感觉拍视频时还是更倾向于使用S25 Ultra。
静态拍照。在照片方面,这位博主认为小米17 Pro Max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主摄在白天细节丰富、色彩讨好眼球;5倍光学长焦清晰实用,10倍以内的变焦画质仍在可接受范围,但再往上数码变焦的质量就开始明显下滑了。值得称赞的是,该博主认为这代小米手机在人像肤色的呈现上比以往自然许多,用它拍人像肤色真实讨喜、背景虚化效果出色。白天拍摄的样张可以用惊艳来形容,但夜间弱光下则表现有些起伏:有些照片纯净清晰,有些出现了较明显的噪点涂抹。总的来说,该博主认为小米17 Pro Max已是一部出色的拍照手机,但在极限暗光和视频拍摄方面距离行业顶尖还有一定差距。
续航表现:7500mAh带来惊喜
高强度使用环境下,小米17 Pro Max的续航表现令人惊艳:这位博主在第五天从早忙到晚地使用,小米手机到傍晚仍剩约40%电量(相比之下三星S25 Ultra通常不足20%)。即便在对比跑分、视频播放和录制等极限测试中,S25 Ultra电量迅速见底,而17 Pro Max依旧游刃有余。凭借7500mAh超大电池和先进电池技术,这款手机让该博主一周几乎没再为电量担心过,在当前旗舰中续航表现可谓凤毛麟角。

本土生态与兼容性挑战
小米17 Pro Max作为国行机型,这位博主认为在海外使用的生态方面有一些不便:界面偶尔夹杂中文,系统预装应用较多(虽然大部分可卸载),安装第三方应用需要经过多轮安全提示确认,初次上手需要花点时间设置适应。设备兼容性上,这位博主手中的三星Galaxy Buds耳机可以正常连接,但Galaxy Watch智能手表无法与小米手机无缝配对(除非通过繁琐步骤重置手表)。不同品牌设备间的联动确实不如各自原生生态顺畅。另外,软件功能细节上也有缺憾,例如相机缺少直接的“人像视频”模式,只能在1080p下手动开启背景虚化来实现类似效果。

一周体验总结。总体而言,该博主最后总结中陈,小米17 Pro Max给予了其诸多惊喜:狂猛的性能、超长的续航都让人眼前一亮。当然,它在系统细节和生态兼容方面也有所妥协。但不可否认,该博主认为这款小米手机已展现出挑战三星机皇的实力。至于能否完全取代Galaxy S25 Ultra,这因人而异——如果你追求极致性能和新鲜体验,它会让你满意;而如果你更看重成熟稳健的生态系统,三星旗舰依然更适合你。这一周的尝试让该博主深刻体会到,两款顶级旗舰各有千秋,最终如何取舍就看用户的侧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