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三星 Galaxy S26 系列正式发布还有大约 3 个月 的时间,关于这款新机的各种传闻不出所料地愈演愈烈,最新的消息集中在 S26 的厚度上。在新品发布周期进入冲刺阶段时,外观细节往往成为媒体与用户关注的焦点:厂商既希望通过设计带来差异化体验,又要在散热、电池与摄像头模组之间取得工程平衡。此次围绕 S26 厚度的讨论,正好折射出三星在“手感与功能”之间的权衡取向——在全球旗舰竞争日益白热化的背景下,即便是几毫米的厚度变化,也可能影响消费者的首要印象与口袋友好性。
爆料细节与来源
知名爆料人 i 冰宇宙 今天又带来了一条消息,重点关注即将发布的 Samsung Galaxy S26 设备的厚度。具体来说,i冰宇宙认为 Galaxy S26 的厚度为 6.9 毫米,而 S25 的厚度为 7.2 毫米。这意味着 Galaxy S26 系列的新款入门级机型将比其前代产品薄约 4%。

从工程与供应链视角看,将机身厚度从 7.2 mm 降到 6.9 mm 看似是小幅调整,但其实现往往牵涉到多项内部改动:
- 均热板与散热布局 可能需要重新设计以适配更窄的空间,避免 SoC 在高负载下限频;
- 主板堆叠与电池形状 或需优化,厂商可能改用更高能量密度的电芯或改变电池叠层以弥补体积损失;
- 摄像头模组厚度 的约束会影响镜头堆栈设计,可能通过光学模块重构或算法补偿来保持拍摄表现。
虽然 i冰宇宙 在圈内拥有较高关注度,但一切仍以三星最终公布为准。爆料的价值在于它表明设计已进入工程定型期,“薄”不再只是概念,而是一项正被实际推动的设计目标。
发布会、时间与设计调性
根据知名爆料人 Jukan 在 X 社区的消息,三星正准备于 2026 年 2 月 25 日 在 旧金山 举办下一场 “Galaxy Unpacked” 发布会。不出所料,此次发布会的主题将围绕 人工智能 展开,届时将推出 S26、S26 Plus 和 S26 Ultra 三款手机。
这是三星近三年来首次再次前往旧金山举办 “Galaxy Unpacked”,上一次是在 2023 年发布 Galaxy S23 系列。选择旧金山作为发布地,既有象征意义,也利于吸引北美媒体与开发者的关注,尤其是在 AI 与生态整合成为新品卖点的当下。
在产品节奏上,选择在年初举办发布会,意味着三星希望通过 S26 在上半年抢占市场话语权,配合 AI 功能的亮点来吸引媒体与早期换机用户。发布现场的演示内容与生态合作伙伴名单,往往能直接影响消费者对“这一代产品到底值不值得换”的判断。
销量目标、风险与市场影响
根据韩国媒体 MK 的新报告,三星计划将即将推出的 Galaxy S26 系列的销量目标定为 3,500 万部,其中 2,400 万部 的目标销售期为 2026 年上半年。对比 2025 年上半年 Galaxy S25 系列的 2,200 万部 销量,三星显然对 S26 的市场表现抱有更高期望。
然而,要实现这一出货目标,三星需要在多方面同步推进:
- 供应链与良率——更薄机身与圆角设计在制造上要求更高的公差控制,任何良率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出货节奏;
- 价格与定位——旗舰市场敏感度高,定价与产品差异化(例如 AI 功能的实际应用场景)将决定换机周期;
- 用户体验平衡——在保证外观变薄的同时,不牺牲续航、散热与拍摄能力,是用户是否愿意升级的关键;
- 竞争环境——其他 Android 厂商与苹果在此时间段的动作也会影响三星销量达成度。
此外,机身更薄也带来工程上的长期影响:对维修友好性、天线设计与电池更换成本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考验。短期看,薄带来视觉与握持上的优势;长期看,三星要确保这种薄并非以牺牲耐用性或服务体验为代价。
总体来看,现有泄露信息勾勒出一个“更纤薄、更圆润、并继续押注 AI 功能与销量增长”的 Galaxy S26 路线图。但在官方发布之前,这些信息仍以泄露与猜测为主。三星能否在不牺牲续航与性能的前提下,把“薄感”与实用体验兼顾到位,将直接影响 S26 在 2026 年旗舰季的市场表现。我们将持续关注三星的官方公告与首批评测,并在发布后提供详细的参数对比与实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