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在 One UI 8.5 的早期测试版中又做了几处“看起来很魔法”的界面改进,其中最有意思的莫过于锁屏时钟的“自适应”行为:时钟现在会识别壁纸里的主要物体(不仅限于人或动物),并自动改变大小、位置与色彩,以免遮挡画面主体。这个微交互看似简单,背后却融合了物体识别、深度映射与实时渲染等多项技术,代表了手机界面向“情境感知”方向的一小步,但用户体验的一大步。👀
时钟会怎么“躲”?
根据 i冰宇宙 发布的爆料视频,One UI 8.5 的锁屏时钟具备三个明显特性:
- 物体识别:时钟会检测壁纸中的主物体(热气球、花朵、人物、宠物等),并判断是否会被遮挡;
- 自适应布局:发现遮挡风险时,时钟会缩小或微移位置,保持视觉层次;
- 视觉整合:时钟带有轻微的磨砂玻璃效果,并能根据壁纸自动选择相配色,保持可读性的同时尽量融入画面。
这一系列行为并非纯粹的“样式变化”,而是把传统静态 UI 拆成“感知 → 决策 → 动作”的实时交互链路。
天气效果更“会演戏”了
此外,锁屏壁纸的天气效果也更会“跟图走”了:测试版中出现的一个小细节是,雨滴会似乎“落在”照片中有深度感的物体上(视频中雨点打在猫身上),这暗示 One UI 8.5 在制作天气动画时会利用深度映射或分层分割,做到动画与画面元素的空间互动,而不是简单覆盖一层动画图层。这样的设计能显著提升沉浸感,但对系统的图像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应用抽屉的小改动:更紧凑也更动态
One UI 8.5 不只盯着锁屏。应用抽屉的搜索栏也有新动作:底部搜索框变成“浮动”式样,平时占地更小、点击时再展开成完整搜索界面。演示中的动画还处于“未完成”阶段——当前版本在关闭时显得有些僵硬,但概念是明确的:减少常驻 UI 占用,按需扩展。这类细节对长时间单手操作与单屏阅读场景尤其有利。🔎

技术含义与成本(工程视角)
这些看似“前端”的体验改进,其实牵涉多个底层要素:
- 实时物体识别与分割:要在用户换壁纸或系统唤醒瞬间进行检测,依赖高效的 on-device ML 模型,或调用现有的图像分割/语义识别接口;
- 深度信息:若实现雨滴等效果与场景深度交互,系统需要获得图像深度信息(摄像头原始深度或基于单张图的深度估计),这会增加计算量;
- 渲染与动画性能:动态调整时钟大小、位置与模糊背景需要低延迟的合成与 GPU 加速,避免锁屏唤醒时卡顿;
- 电量与隐私:持续的图像分析与动画渲染会消耗 CPU/GPU/NNPU 资源,三星需做能耗与体验的权衡;同时,任何基于图片的识别机制都要明确是本地处理还是会上传到云(用户隐私敏感)。🔋🛡️
生态与发布时间
据传 One UI 8.5 的首个测试版将在下月启动,预计与明年初的 Galaxy S26 系列同步正式推送。这意味着三星正把这些 UI 创新当作下一代旗舰的卖点之一。要注意的是,测试版功能仍可能演进或回退,以匹配性能、可靠性与隐私合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