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t 今天把“健身器材界的奢侈品”戏份交给了音响:其新成立的 Pent Audio 推出三款限量手工木质无线扬声器,外形华丽、做工考究,价格也足够“贵族化”。这波新品看起来不像是要进攻性价比榜单,倒更像要跟 Bang & Olufsen 在“美学与身份象征”这一条赛道硬碰硬。🎧🏛️
艺术品还是音箱?手工木质的诱惑与争议 🌳✨
Pent Audio 把每款扬声器都当作“手工艺术品”来打磨,提供胡桃木、橡木、黑金、白色光环等即刻体验的饰面,并且允许大量定制。品牌强调“限量与手工”——这不是一台大众化的蓝牙音箱,而是一件家居陈列品般的存在。 对喜欢极简北欧或古典木纹的朋友来说,这种外观能瞬间拉满客厅气场;但也有人会质疑,这样的外观设计是否过于“表面”,把听感放在了次要位置?你愿意为“颜值与手工”多掏一倍甚至几倍的钱吗?评论区见分晓。💬
在工业设计之外,Pent 并没有忽视声学基础:他们为不同型号配备了分频单元与专门调校的功放,声学参数看起来并非鸡肋。这就引出一个讨论点:音响到底该更注重“匠心外观”还是“声音本质”?不少发烧友会告诉你——声音永远第一,但在现实里,很多人买音箱也买“格调”。你是哪派?🎼
三款型号逐一解读:Chiara / Aurora / Gulia 📐🔊
Pent Audio 此次推出三款机型,定位与外观各有侧重:
- Chiara(入门款)——2.1 系统,搭载一个 4 英寸低音单元、两个 2–3 英寸中音单元和两个高音单元;功放配置为两个 15W D 类(高音/中音)与一个 30W D 类低音功放;频率响应 80Hz–20kHz。起价 4,400 美元 / 3,550 英镑。对追求“美观又想有基本听感”的买家是门槛相对低一点的选择。
- Aurora(落地式可选配置)——提供 1.0、2.0、2.1 三种配置,内含两个 28W 闭环 D 类功放与一个 56W D 类(低音炮可选),频率响应可扩展至 45Hz–20kHz(配低音炮)。起价 6,100 美元 / 4,910 英镑。适合想要低频下潜又不想牺牲外观的家庭影院用户。
- Gulia(旗舰落地式)——2.1 格局,配 6.5 英寸低音、两个 4 英寸中音与两个 AMT 高音单元,频响 45Hz–20kHz,功放配置与 Aurora 类似但单元更大更讲究。起价 6,800 美元 / 5,439 英镑。这款显然为声音发烧与外观收藏双重取向的用户准备。
所有型号均支持双频 Wi-Fi、蓝牙 5.3、无线充电连接、以太网与 USB-C,并兼容 AirPlay、Spotify Connect、TIDAL Connect、Deezer 与网络电台,还能用 Pent. Audio 或 4STREAM 应用控制,并支持多房间播放。⚙️



连接性、生态与使用体验:传统音响也拥抱智能家居 🖥️📶
Pent Audio 把现代连网能力做得比较周全:除了标准的蓝牙与 Wi-Fi 流媒体,支持多房间播放与主流流媒体平台意味着它并非只服务于“线材与黑胶”的发烧圈。USB-C、以太网、无线充电等接口的加入,显示出品牌在尝试把“手工与现代便利”结合起来。尤其是对那些重视家居一致性与智能化场景的人来说,这类功能很加分。
不过也要现实一点:产品价格决定了用户群体,用家大概率是愿意为外观与品牌历史买单的中产及以上消费群体,他们更在意的是品牌故事与摆设效果,而不是把它当作移动便携喇叭随手带走。这就带来一个讨论:当音响逐步智能化并接入家居生态,传统发烧玩家是否会抗拒“App 控制与连网”带来的黑盒化音频处理?欢迎各位发烧友在评论里讨论你们的“坚持”与“妥协”。🔍
谁会买它?市场定位与与 B&O 的竞合关系 🎯
把价格拉到 4,400–6,800 美元这个级别,Pent 的竞争对手自然不是小米或索尼,而是 Bowers & Wilkins、Bang & Olufsen 等讲求设计与声学并重的高端品牌。Pent 把“健身器材领域的奢侈基因”带进音响领域,其营销语也偏向于艺术品定位,这对品牌塑造有利,但市场接受度还有待观察。限量发售策略会制造稀缺感,但也可能让更多潜在用户望而却步。你会因为“限量”更想买,还是更倾向于理性比较?📈
如果你家里刚装修、在追求那种“回头率极高的客厅装置”,或者你是音响收藏爱好者,这三款扬声器绝对能把访客惊得说不出话来;但如果你是以“纯粹听感”评判一切,建议去试听再下决定。无论如何,这类产品的出现说明高端音响市场仍在细分,既有对美学的追求,也有对声音的执着——你站哪一边?在评论区掀起一波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