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觉得 iPhone 的外观这些年没啥大变动,那你可能还真冤枉了库克。自打 iPhone 15 Pro 用上钛金属边框,网上就一直有人说苹果“这次总算真材实料”。结果呢?今年关于 iPhone 17 的爆料却来了个大转弯:钛金属,极有可能只留给了“Air”一款机型。
钛金属,曾经的“高端身份认证”,为什么今年要“独宠”一台 iPhone?其他机型都不配拥有姓名了吗?别急,这背后的逻辑,其实比你想象的还精彩。
钛金属退场,铝又成了“亲儿子”?
先说背景。去年 iPhone 15 Pro 全系上钛金属,大家欢天喜地。但最新爆料显示,今年的 iPhone 17 标准版和 Pro 版将全线回归铝制边框,只剩下 iPhone 17 Air 这一款坚持用钛金属(而且比例还没以前多)。
看到这里,估计有果粉要发弹幕了:“为啥给我降配?”其实,这事背后还真有点门道。
爆料大神 Jeff Pu 和郭明錤(对,那个你熟得不能再熟的郭老师)都给出了类似结论:iPhone 17 Air 用钛金属,其实是为了对抗极致轻薄带来的结构风险。毕竟大家都记得 iPhone 6 Plus 的“弯曲门”事件吧?现在要做更薄的 Air,苹果不想重蹈覆辙,干脆给最容易“弯”的机型上一层“金刚护甲”——也就是钛金属。
iPhone 17 Air:最轻薄=最容易弯?
你以为“超薄”只有优雅?其实,轻薄等于风险。之前爆料说 iPhone 17 Air 会比 Pro 还薄(苹果史上最薄 iPhone 可能名副其实),而且会采用钛铝合金新材料,钛金属含量比现在的 Pro 还低——“混搭风”上线。
为什么这样?一方面是铝材轻、易加工;另一方面,钛金属韧性强、不容易被掰弯。苹果把它们混在一起用,就是要在“轻薄”和“坚固”之间找个平衡点。
如果你对工艺没什么概念,可以类比一下现在超薄笔记本的“铝镁合金”——轻,但是敲起来容易瘪。所以 Air 既然要主打“超薄”,不用钛金属还真不行。要知道,苹果真的很怕重演弯曲门,一旦翻车又得被全网群嘲。
iPhone 17 Air 定位到底有多神秘?
再看配置。爆料说 iPhone 17 Air 介于标准版和 Pro 之间,12GB 内存+最新 A19 芯片+可能单摄+钛合金超薄机身,定位相当于“轻旗舰”——价格、配置和颜值都走“折中路线”。
有趣的是,标准版和 Pro 版回归铝材,并非苹果吝啬,而是做工和耐用性都能接受,没必要强上钛合金。而 Air 作为“技术展示窗口”,既然要打超薄这张牌,自然要在材料上“卷出新高度”。
还有网友猜测苹果这么做,是不是想通过 iPhone 17 Air 的高溢价试探一下消费者心理底线?毕竟材料成本上去了,官方可不会让自己亏本卖货。
“钛金属只给最薄那一款”,你怎么看?
这一波操作,你觉得苹果是懂产品,还是在玩套路?如果你追求手感轻薄,那今年的 Air 绝对值得期待;但如果你更关心手机是否皮实耐摔,铝合金的标准版和 Pro 其实也完全够用。
唯一的问题就是:Air 会不会贵到离谱?钛金属+超薄设计+全新定位,配上近年苹果的“友商定价法”,怕不是要割一波“轻薄党”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