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买来的旗舰机,刷朋友圈还没来得及炫耀,结果国外有人在 Reddit晒图:Galaxy Z Fold 7 居然出现局部油漆剥落的情况——不是摔坏、也没有被刻划,就像皮肤自己开始“脱落”。这事放在售价上万的折叠屏手机上,听起来就很扎心。本文按“标准”分块讲清楚来龙去脉、厂方回应、疑点与下一步怎么做——并留几个话题给大家争论。🔥
事发现场:用户实拍与共同点 📷
受影响的机主上传的照片显示,掉漆多见于边框、铰链附近或机身局部,有的甚至是外观侧面细节处,像是阳极氧化层(anodized aluminum coating)出现了剥落或褪色。关键共性是:很多用户都声明“手机从未摔过、日常佩戴正常”,这就把嫌疑从“意外撞击”推到了材料或工艺问题上。



三星的声明:先把锅甩给“接地不良的第三方充电器”?⚡
回顾此前 Galaxy Z Fold 6 时期,三星曾提醒:接地不良的第三方快充器可能产生漏电流,影响阳极氧化铝机身的涂层,导致剥落。按理说,电化学作用确实能加速表面损伤,所以把目光投向非原装配件看似有理——但这只是可能性之一,并不是铁证。
矛盾点:官方充电器用户也中招?🤔
问题来了——有用户明确表示只用官方三星 25W 充电器,也出现掉漆现象。这就把“第三方充电器”作为唯一原因的判断打了折扣。于是可能性分为几条路线:
- 确有个别接地问题的配件造成;
- 部分生产批次涂层工艺有问题,耐久性不足;
- 两者叠加,即薄弱涂层遇上异常电流更易出问题。
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更相信“配件惹的祸”还是“出厂工艺有问题”?为何?评论区见分晓。👇
历史背景:这事儿并非首次发生 🕰️
Z Fold 7 并不是第一次出现用户抱怨掉漆——Fold 系列早前也有类似反馈。这说明问题可能并非偶发,至少在品牌质量管理上还有可改进空间。对于消费者而言,掉漆带来的不仅仅是美观问题,更是信任成本:买高价旗舰,本该是“买放心”,结果却要为外观担忧、纠结售后流程。
建议与维权路线🛠️
遇到类似问题,建议按下面三条并行推进:
- 用户自保:第一时间拍照保全证据(多角度、高像素),保留购买发票与快递单,截图客服对话记录。
- 走官方渠道:先联系三星售后做检测;若被判定为生产缺陷,要求更换或维修,并留取检测单据。
- 必要时第三方鉴定或投诉:若官方推诿,可考虑第三方材料/电化学检测,或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并保留法律证据链。
短期防护小贴士:尽量使用有认证的官方/大厂充电器;避免在潮湿/高温或接地条件可疑的场景下长时间高速充电;如果担心,切换为无线充电或断电充电方式试用。
真相取决于检测,口碑靠速度修复 🧾
目前来看,“掉漆”事件还没有单一、明确的凶手证据:既不能草率断定三星偷工减料,也不能一味替配件厂商背锅。合理的处理方式是等待官方与第三方联合检测出具报告,同时消费者应保存证据并通过正规渠道维权。对高价旗舰机而言,这类外观问题拖得越久对品牌伤害越大——行动要快、说明要清、解决要到位。🕵️♀️
如果你是 Fold 系列老用户,遇到掉漆你会怎么处理?退货、修理还是认了?或者你觉得这只是“IT 产品的小毛病”,不上纲上线?留言说说你的选择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