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傲 M27 把“便携”二字往上拉了一个台阶。它搭载了高通 QCS6490(基于骁龙 770G 架构,八核 Kryo 670 + Adreno 642L),内存 8GB,系统 Android 13,256GB UFS3.1 内置,加上双 microSD 卡槽(每槽最高 2TB),理论上单机存储可达 4TB——从此你再也不用纠结哪首歌该删了。📂💾
此外,M27 还是首批采用高通 QCC5181 的便携播放器之一,支持 aptX Lossless、蓝牙 LE 音频 和 Auracast。也就是说,发烧友们很可能第一次在无线链路上看到几乎“有线”级别的保真传输。飞傲还补充:设备内置了高通的 Dragonwing AI 平台,用于更智能的音频处理与均衡。🔊📡
你会为了“无线也能无损”而放弃线材吗?还是觉得真正的Hi-Res还是离不开有线?欢迎在评论区投票✍️
硬核规格:桌面级放大器搬进口袋
别被“便携”欺骗:M27 装了双 ESS ES9039SPRO 解码芯片,配合飞傲标志性的放大设计,在超级增益模式下,输出功率可达 5000mW + 5000mW(每边),这已经进入桌面耳放可提供的能量区间。输出接口方面覆盖 6.35mm、4.4mm、3.5mm,还有线路电平与数字输出,适配各种耳机与链路。🔌🎚️
机身方面,飞傲这回把 M27 做成钛合金机身(背部用玻纤),既有质感也更坚固;内部塞进了 9200mAh 的大电池,续航看起来足够撑起长时间外出发烧。机身里还有所谓的 DAPS(数字音频净化系统),用 FPGA + 双 RIVER 飞秒晶振来控制抖动与时序,这些都是他们用来争夺“发烧友信任票”的技术标签。⚙️🔋
你认为“桌面级输出”放进便携机是噱头还是刚需?在路上你真会用到那种功率吗?

AI 与音频处理:不是花拳绣腿,是功能堆料
飞傲透露,M27 的 AI 平台能做不少“实用派”功能:全局 24 段 PEQ(384kHz/32bit)、全局转 DSD(多档)、全局上采样、MQA16x 全解码、自动均衡器等。换句话说,这台播放器在数字域能做的花样已经非常多,厂商把“声音调校”的权限下放给用户,也交给 AI 辅助来智能化处理。🤖🎚️
这个方向挺有意思:过去我们常常把声音分成“器材”和“调音”两块,M27 的策略是——把硬件做到位(双 ESS、强放大、精密时钟),再把软件生态(AI/上采样/MQA)堆满,让听感既有器材的物理优势,也能靠算法实现个性化。只要算法不坑爹,这组合能带来“耳朵上质感”的明显提升。👂✨
你愿意把“听感的部分决定权”交给 AI 吗?自动均衡能取代你自己调参的乐趣吗?
实用细节与疑问:价格与真实体验才是关键
说到最后,所有规格再华丽,关键还是“听感”和“使用体验”。飞傲还没公布最终售价,但这台机子明显把自己放在要挑战 Astell & Kern 这类高端便携播放器的位置上。若价格合理(比如比肩中端却具备旗舰级别的放大与 AI 功能),M27 会是一台非常具有市场杀伤力的产品。💥💰
我们还关心的点有:
- 真无线播放在复杂环境(高压缩、不同码率)下的稳定性与延迟表现;
- Dragonwing AI 的实际音质改进幅度(会不会只是“声称很厉害”的优化包);
- 体积与握持手感、按键与界面操作的顺畅度;
- 大电池配合高功率输出的发热与续航折衷。🔥🕒
如果你手头有一对难推的高阻耳机,你会先考虑买 M27 试试吗?还是直接上桌面耳放更靠谱?
发烧友会爱,普通用户请先观望
飞傲 M27 将便携播放器的边界再次向上推:QCS6490 + QCC5181 + Dragonwing AI + 双 ES9039 + 钛合金机身 + 4TB 扩展潜力,这些词放在一起就足够让发烧友坐不住。但若想问“它是不是每个人都该买”,答案可能是“不”,除非你确实需要高解析、桌面级输出与全方位音频处理支持。🎯
我个人挺期待拿到真机做盲听、做无线与有线对比测试,看看这堆规格在真实音乐里能换来多少感动。M27 要的是“听觉上的说服力”,不是纸上谈兵——等评测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