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图曝光:书本式可折叠 iPhone 2026 年亮相,翻盖款预计 2028 年

韩国市场研究机构 Stone Partners 董事金基铉(Kim Ki-hyun)在《电子时报》主办的科技峰会上表示,苹果将在 2026 年推出首款书本式(book-style)可折叠 iPhone,并计划在 2028 年把产品线扩展到翻盖式(clamshell)折叠机型。这一时间表把苹果的折叠战略划分为两个阶段:先以功能完整的书本式设备打开市场,随后以翻盖款丰富产品线以覆盖更多价格区间与用户偏好。

关键显示与结构技术将成新品“标配”

金基铉同时披露了一系列苹果可能采用的面板与结构技术清单,涵盖 LTPO、LTPO+、彩色滤光片封装(COE)、CPM、ClearOC、屏下摄像头(UDC/UDIR)以及玻璃中框(GMF)等。逐项解释如下:

  • LTPO / LTPO+:LTPO 已用于 iPhone 高端机型以实现可变刷新率,LTPO+ 则被描述为在像素晶体管材料上用氧化物替代多晶硅,从而在降低工艺复杂度与成本的同时保持性能。苹果已在 Apple Watch 上试验 LTPO+,计划在更大屏产品上线。
  • COE(Color on Encapsulation):一种提高显示器发光效率与色彩饱和度的封装技术,有助于更高亮度和更低功耗。
  • CPM / ClearOC:提升透光率的技术手段,可减少褶皱区域的亮度损失。
  • UDC / UDIR(屏下摄像与传感):减少或消除“刘海/打孔”对全屏视觉的妨碍,使前置摄像头和传感器隐藏在面板下方。
  • GMF(Glass Mid-Frame / 玻璃中框):旨在降低柔性层褶皱并提升手感与耐久性,从物理上缓和折叠处的应力集中。

这些技术的组合目标明显:既提升折叠屏的显示体验(亮度、色彩、无褶皱感),又兼顾可制造性与良率,降低褶皱、提高屏下传感器的实用性。

为什么分两步走?风险、良率与产品策略

金基铉提到的分步策略反映了制造现实。折叠屏、铰链与大面积柔性 OLED 的良率仍是行业瓶颈。苹果将书本式机型放在 2026 年首发,可能是因为这类设计更接近现有的 Galaxy Fold 类实现路径(较大的内屏、更成熟的铰链方案);而翻盖款尽管在设计上更受年轻用户欢迎,但其对外屏材料、磁吸配件与超薄铰链的要求不同,继续优化再量产更稳妥。分阶段投放还利于控制初期产量与价格,同时通过翻盖款扩展细分市场与更低价位选择。

对上游面板和供应链的影响

若苹果如期在 2026–2028 年引入上述多项面板技术,将对 OLED 面板厂、封装厂与材料供应商提出新需求。LTPO+ 与 COE 的商用化意味着面板厂需要在光刻、材料替代与封装流程上投入;屏下摄像与 ClearOC 则对模组厂的传感器封装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此外,GMF 及无褶皱工艺将推动玻璃制造与柔性层压技术进步。整体来看,这将加速面板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同时短期内也可能带来产线调试期的良率波动。

相关产品线与更广泛的 OLED 采用预测

金基铉还展望了苹果在平板与笔记本领域的 OLED 采用路径。他预测 iPad Pro、iPad mini 与 iPad Air 将在 2026–2027 年逐步采用 OLED 面板,而 MacBook 系列可能自 2026 年的 MacBook Pro 起步向 OLED 过渡,MacBook Air 则在 2028 年之后跟进。此外,他指出可折叠 iPad 的 LTPO+ 版本或将更晚量产(2029 年或之后)。这些预期若成真,将使苹果在移动与桌面生态中全面推进 OLED 与更高效显示技术的普及。

用户与产业的双重考量

Stone Partners 的时间表为外界描绘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苹果折叠路线图:先稳妥推进书本式可折叠 iPhone,再渐次引入翻盖款与更先进的显示/传感技术。这一节奏既满足了苹果对品质与体验的高要求,也给供应链留出充分的迭代与良率优化时间。对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内可期待更多形态的 iPhone,且屏幕表现与屏下交互将显著改善;对面板与封装厂商而言,则是技术投入与产能调整的重要窗口期。

如需持续了解苹果折叠策略与供应链进展,我们将关注面板供应商的良率公告、苹果供应链伙伴的产线动向以及即将到来的行业展会中的技术验证与样机展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