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正在再度撼动苹果的“围城”。该公司最新旗舰Pixel 10系列手机如今原生支持与苹果设备通过AirDrop直接互传文件,打破了长期以来iPhone和安卓间文件分享的不兼容壁垒。这一大胆之举无疑令苹果陷入尴尬境地,同时也为混用不同平台设备的用户解决了一大难题。
Pixel 10实现AirDrop跨平台互通
本周谷歌发布重磅消息:Pixel 10系列成为首批能够与苹果AirDrop协议直接通信的安卓设备 。借助安卓系统自带的“快速分享”(Quick Share)功能,Pixel 10手机现可与iPhone、iPad、Mac等苹果终端进行原生的点对点文件传输 。这并非依赖第三方应用的曲线救国,而是谷歌通过自主实现的方案直接整合到系统中的功能。谷歌方面明确表示,该实现完全由谷歌独立完成,并未获得苹果方面任何配合。他们甚至聘请了独立安全公司NetSPI对方案进行渗透测试,以确保传输连接是安全的点对点直连,不经过任何服务器中转,数据也不会被记录 。测试结果显示,这套跨平台分享实现的安全性“明显强于”业内其他类似方案 。
要在Pixel与苹果设备间启用AirDrop互传,设置过程意外地简单,但存在一个小小的限制:由于谷歌无法访问苹果AirDrop协议中的私有验证密钥,用户需将iPhone或Mac的隔空投送接收选项临时切换为“所有人可见 10 分钟”模式,Pixel 10才能发现并连接该设备 。在此模式下,双方设备会显示彼此的名称供用户确认,接受方同意后传输才会开始,从而防止误传或骚扰 。谷歌强调这绝非什么取巧的“变通办法”——连接本身依然遵循标准AirDrop协议,只是利用了苹果近期加入的10分钟可见窗口来实现配对 。谷歌还“贴心”地表示欢迎苹果合作,让未来能支持更方便的“仅限联系人”模式共享 。言下之意很明确:“我们已经把墙拆了,苹果,你接招吧。”
苹果生态“护城河”受到挑战
这一跨平台共享功能的出现意义非凡。过去十年间,AirDrop和iMessage几乎成为苹果生态系统的隐形纽带,牢牢将用户锁定在苹果设备阵营 。许多创意行业团队选择成套购买Mac,就是为了在工作流程中享受AirDrop带来的便利;许多家庭中使用苹果设备的人也常因“隔空投送”和蓝气泡短信而劝说亲友加入苹果阵营。可以说,封闭且流畅的AirDrop功能一直是苹果生态的“护城河”之一。现在谷歌通过逆向工程等手段破解了这一协议壁垒,在安卓阵营实现了兼容,这不仅是增加了一项新功能,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苹果赖以黏住用户的生态优势。
苹果显然意识到了威胁的严峻性,却陷入进退两难的处境。一方面,他们绝不愿看到自家独享多年的AirDrop功能被竞品复制,恨不得第一时间就“扼杀”这项兼容 。但另一方面,在欧洲《数字市场法案》(DMA)等新规生效的背景下,若苹果贸然采取阻断措施,无疑是在引火上身 。正如彭博社知名记者马克·古尔曼所言,苹果如今已被“逼到墙角” ——如果通过iOS更新刻意破坏Pixel 10的AirDrop互通功能,几乎等同于自曝垄断行为,主动邀请反垄断调查。当前各国监管机构本就对科技巨头严加盯防。苹果若阻止一项客观上改善消费者体验的跨平台功能(例如允许Pixel用户向iPad发送完整分辨率照片),在法庭上将很难站得住脚 。
监管压力与技术“将军”难题
除了监管风险,苹果还面临技术层面的两难困局。有安全专家指出,由于谷歌对AirDrop标准协议的实现几乎天衣无缝,苹果若要在不影响自身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封堵Pixel 10的接入,难度极高 。换言之,苹果很难只针对Pixel设备加以封锁而不波及旧款iPhone的AirDrop功能。许多老型号iPhone已停止接受更新,如果苹果修改协议来排斥Pixel,会导致那些老设备的AirDrop与新设备不再兼容。这无异于搬石砸脚,让自己用户受损,俨然一个经典的“将军”(绝境)局面 。基于这些考量,一旦苹果贸然出手封杀Pixel 10的共享能力,不仅监管层面危机四伏,在技术和用户关系层面也可能付出代价。因此,有分析认为苹果短期内未必敢贸然出招,更可能采取观望态度,以避免招致更大的麻烦。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的DMA等法规正持续敦促数字巨头提高互操作性。压力之下,苹果近期已松口计划在2024年为iPhone引入对RCS短信标准的支持,以改善与安卓的信息互通体验。这显示出监管施压正在迫使苹果打开部分生态大门的迹象。AirDrop的开放虽然并非苹果本意,但在大环境趋势下,苹果选择强硬反制的空间正变得日益狭小。
跨生态用户迎来福音
对于同时使用苹果和安卓设备的用户而言,Pixel 10的这一功能无疑是一座打通数字鸿沟的桥梁。长期以来,跨生态用户在分享照片、视频等文件时颇为头疼:要么借助WhatsApp等社交应用压缩发送,要么上传到云盘耗时等待,又或下载安装第三方传输工具,流程既繁琐又常影响质量。现在,借助Pixel 10的AirDrop互通能力,这部分用户终于可以畅享几乎与纯苹果生态相当的便捷传输体验。举例来说,一位使用MacBook工作的用户也许配备了一部安卓主力机,在此之前他要将手机截图导入笔记本,可能不得不邮箱传送或云端同步;而如今,只需打开Pixel手机的快速分享,将文件“隔空投送”给旁边的Mac,即可瞬间完成传输。这种跨平台无缝分享的实现,极大降低了用户因设备不兼容而产生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当然,目前这项功能还称不上十全十美。由于AirDrop在非联系人间默认需要手动开启10分钟可见模式,每次分享前双方都得多一步设置操作。相比苹果设备间那种持续可用的“仅限联系人”自动发现模式,Pixel用户的体验略有不便 。但不少用户表示,这点额外步骤完全可以接受——毕竟能真正实现安卓与苹果直连互传,本身就是巨大突破,一点小瑕疵又算得了什么呢?
目前谷歌将该功能限定在Pixel 10系列机型上,这既可能是出于技术因素考量,也被视作提升新机吸引力的市场策略 。有Pixel老机型用户坦言,听闻此功能后就有冲动升级换机,只为亲身体验跨平台AirDrop的便利。谷歌方面则透露,正努力将这一功能拓展到更多安卓设备,未来其它品牌旗舰机也有望加入生态互通阵营 。可以预见,随着支持设备的扩大,更多用户将从中受益。
壁垒打破后:苹果会否出手反击?
谷歌Pixel 10的“隔空互传”破冰之举,某种程度上削弱了苹果生态的黏性,这恐怕不是苹果愿意坐视的局面。业界有人担心,这会不会引发一场平台之间“独占功能”的军备竞赛?从历史看,苹果素来以维护用户体验和安全为由,果断限制过一些潜在威胁其生态的做法。例如此前iPhone在中国地区永久限制AirDrop对所有人开放时间,就是为了避免不受控的信息传播。同样道理,苹果完全有技术手段在下一版iOS中更新“锁门密码”,让Pixel 10再也敲不开AirDrop的大门 。有观点甚至认为,苹果很可能在未来的系统更新中悄然封堵这一兼容性,而不太在乎随之而来的批评。毕竟,苹果曾经在拒绝开放iMessage给安卓以及不支持RCS标准上表现得相当强硬。
然而,苹果若选择反击,也需三思其后果。正如前文所述,一旦采取明显的封锁措施,苹果将冒着激怒监管机构和用户的风险。尤其当欧盟等地监管环境日趋严格时,公然破坏互通性的举动可能引发新一轮反垄断调查。反之,如果苹果默许这道“墙”就此倒下,短期可能在心理上不爽,但长远看或许有助于削减外界对其封闭生态的批评声。更何况,当今消费者对于跨平台便利性的需求越来越高,苹果适度开放某些功能也有利于其品牌形象。
眼下,这场围绕AirDrop互通的博弈暂时以谷歌的胜出而告一段落:Pixel 10用户已经能与手持苹果设备的朋友自在分享文件,曾经横亘在不同阵营间的高墙出现了一道缺口。对于那些因生态壁垒而迟迟不敢更换设备的用户来说,谷歌此举无疑提供了一张走出苹果围城的“门票”。展望未来,苹果会选择坦然接受这个跨平台时代的来临,还是尝试重新筑起壁垒?答案有待时间揭晓。但可以确定的是,消费者渴望的无缝互联体验,正迫使科技巨头们重新审视各自的生态策略,一场关于开放与封闭的拉锯战已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