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手机战史:苹果还没上场,谁敢称王?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折叠屏手机的狂热爱好者🤩,那你一定知道今年折叠屏手机领域实在是精彩纷呈!多款新品连番登场,不仅努力解决前几代产品常见的问题,更首次让折叠机在口袋里的手感几乎和普通直板机一样舒适。这其中的集大成者,当属刚发布的 Galaxy Z Fold 7——它为今年折叠机热潮画上了圆满句号。各大厂商使出浑身解数争夺一个关键指标:厚度,也就是“薄” 📱💪。今年号称超薄的折叠手机已经有三家竞争者纷纷亮相,大家都想摘下“全球最薄折叠手机”的桂冠。然而只有其中一家真的实现了我们梦寐以求的“跟普通手机几乎无差”的使用体验。折叠屏手机问世才七年,我们竟然已经迎来了这样激动人心的时刻——折叠手机终于不像块砖头,可以像普通智能机一样揣进口袋!🎉

不过话说回来,苹果依然按兵不动,传说中的 iPhone Fold 仍未发布。而安卓阵营这边,各家厂商仍在摩拳擦掌,准备推出各自最强的折叠屏手机。到底折叠屏手机发展历程如何?为什么我还坚信“最好的折叠手机尚未到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回顾折叠手机的前世今生,并展望未来。😉

2018—2020年:折叠屏时代的开始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世界上第一款真正上市的折叠屏手机并不来自三星、华为这样的巨头,而是出自一家很多人闻所未闻的创业公司!2018 年,我们迎来了首款商用折叠手机——柔宇科技的 FlexPai(柔派)。这款手机2018年10月在中国发布,起售价高达 8999 元人民币。然而,这款划时代的产品并没有真正大规模销售给消费者——一方面可能是定位开发者尝鲜,另一方面也是产品本身还有诸多粗糙之处。当时见过真机的分析师就吐槽说,FlexPai 折叠后屏幕无法平整对折,铰链设计很笨拙,折起来又厚又重,系统对折叠状态的适配也不完善,使用体验非常拉胯🙈。简单来说,柔宇虽然技术上拔得头筹,却没能做出一款让普通消费者满意的产品。

时间来到 2019 年,折叠屏大战正式拉开帷幕。年初三星推出了 Galaxy Fold,然而首批评测机因为铰链进灰和用户误撕保护膜等原因纷纷“翻车”,三星不得不紧急下架延期,再经过整改后于当年9月重新上市。这场惨痛的滑铁卢一度给折叠屏前景蒙上阴影😥。不过三星的迅速改进也证明了大厂实力:重新上市的Galaxy Fold加强了铰链防护,并提示用户不要撕去特殊屏幕膜,总算让折叠屏手机走出了第一步。

就在Galaxy Fold首次发布四天后,华为也高调发布了Mate X。相比三星折叠屏幕向内的设计,华为Mate X采用了屏幕向外折叠的方案——折叠后屏幕绕在机身外侧,甚至一部分充当了背面屏幕。这种大胆设计让Mate X收获了极高关注度,超窄边框的惊艳外观一时间盖过了三星Fold的风头。不少人感叹华为的设计更符合直观想象:毕竟折过来还能当背屏用,看着就比三星那块小小的外屏舒服多了。不过随之而来的挑战是外折设计更考验屏幕耐用性,屏幕长期暴露在外更容易划伤。这两种方案孰优孰劣,当时就引发了热议🤔 ——你觉得屏幕该向里还是向外折,好呢?

折叠屏的创新不止“书本式”的大屏折叠。当年11月,摩托罗拉也不甘寂寞,让经典的 Razr 翻盖手机以折叠屏姿态重获新生!这款 Moto Razr 2019 外形向情怀致敬,内部换成柔性折叠屏,再次唤起人们对“小翻盖”手机的兴趣。事实证明,翻盖式折叠也是一条可行路线。几个月后,也就是 2020年2月,三星发布了 Galaxy Z Flip,一举在美国市场打开了真·翻盖折叠手机的竞争序幕📱🎊。可以说,从此折叠屏市场开始分化出两条线:一条是像书本一样横向展开的“大折”,另一条是像老式翻盖手机那样竖向折叠的“小折”。书本式主打展开后的大屏生产力,而翻盖式则追求折叠后的小巧便携和时尚。

有意思的是,在翻盖折叠这条线,除了摩托罗拉和三星,过去几年里也有十多个品牌尝试过推出类似产品,但大多昙花一现,没激起水花💦。真正成功在市场站稳脚跟的翻盖折叠,到头来还是只有摩托罗拉 Razr 系列和三星的 Z Flip 系列。也许翻盖折叠看似容易,实则技术、供应链门槛不低,再加上摩托和三星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新玩家想插足并不容易。所以直到今天,翻盖折叠市场几乎被这两家垄断。如果让你来选,你会买三星还是摩托罗拉的翻盖折叠?还是对这种“小折”根本无感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

再说回“大折叠”这边,进入 2020 年,各家也在摸索更成熟的形态。Galaxy Z Fold 2 在2020年9月亮相时,让人眼前一亮:三星终于把外屏做成了完整的大屏幕(不再是上一代那种小奇葩屏幕了),折叠状态下也能当正常手机用!同时Fold2采用了全新的超薄柔性玻璃(UTG)覆盖屏幕,比塑料屏更挺刮顺滑;铰链结构升级,支持任意角度悬停;电池变大、加入了三摄相机模组,整机耐用性提升不少。更厉害的是,Fold2 还是三星DeX模式首次登陆折叠屏的平台,让折叠屏展开后的生产力得到充分发挥——连接显示器即可当“小电脑”用,把折叠屏的多任务优势压榨得淋漓尽致。可以说Galaxy Z Fold 2标志着折叠机从实验品向实用型产品迈出重要一步💡。

2021—2023年:一个决定性的时代 🚀

进入 2021 和 2022 年,折叠屏市场开始爆发式增长。三星在这两年相继推出了 Galaxy Z Fold 3 和 Galaxy Z Fold 4,每一代都在进化。特别是 2022 年的 Z Fold 4,无论屏幕、铰链还是耐用性都进一步提升,被不少粉丝誉为“Galaxy Z Fold 7 发布之前三星最好的折叠手机”。这一时期,三星在折叠屏领域的王者地位依然稳固。但中国厂商们也没闲着:2022 年 2 月,华为发布了 Mate X2,这一次华为放弃了外折方案,改为和三星一样的内折设计。Mate X2 的做工、铰链和屏幕素质都相当出色,一度被认为是当时最好的折叠屏手机之一(可惜受制于产能和销量,没能威胁三星的全球地位)。同年,小米也发布了首代 Mix Fold 折叠机,此后又在 2022 年推出了第二代 Mix Fold 2,继续探索自家的折叠屏路线。OPPO 和 vivo 也分别在 2022 年推出了各自的首款折叠屏手机(OPPO Find N 系列和 vivo X Fold 系列),让大折叠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来到 2023 年,折叠屏市场风云再起、变革频现,可以说奠定了许多现在仍在延续的新潮流。这一年三星依旧我行我素,在8月的年度发布会上推出 Galaxy Z Fold 5 和 Z Flip 5——常规升级,胜在稳健。然而业界的目光却被其他玩家抢走了一部分:谷歌在2023年首次进军折叠屏领域,推出了 Pixel Fold(第一代谷歌亲儿子折叠机)。荣耀也在这一年杀入折叠屏市场,并凭借 Magic V2 开启了折叠机“轻薄化设计”的新篇章。Magic V2 折叠后机身厚度和重量双双刷新当时纪录,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不过,要论2023年度最轰动的折叠屏,当属同年12月发布并广受好评的 OnePlus Open(国行版名为 OPPO Find N3)。这款产品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天花板”:机身设计更薄更轻,折痕更不明显,核心配置拉满,而且尤为注重影像和超长续航。许多媒体评价它为当年折叠屏的集大成者,甚至认为它是自折叠屏手机诞生以来最有突破意义的一款机型。时至今日(发布两年后的2025年),OnePlus Open 在美国市场依然被认为是一款相当强劲的折叠屏手机,逼得三星也不敢懈怠。要知道,美国过去基本是三星折叠的天下,谷歌的Pixel Fold初代因为各种软硬件问题口碑一般,真正能和三星打擂台的,反倒是OnePlus Open这种后来者居上🔥。

不仅“大折叠”这边神仙打架,翻盖折叠手机市场在 2023 年同样经历了一次巨大转变,我们也正式进入了如今习以为常的“大外屏时代”。摩托罗拉在2023年发布了 Razr 2023 系列(包括海外版的 Razr+ / 中文版命名为 Razr 40 Ultra 等机型),大胆采用了几乎覆盖整机一半面的超大外屏,并提供了独特的外屏交互设计,一经推出就广受欢迎。这股“大外屏”潮流甚至迫使三星不得不在随后推出的 Galaxy Z Flip 7 上亦步亦趋——三星的翻盖折叠从一开始的小窗外屏,到2023年Z Flip5已经扩大到3.4英寸,而据传2025年的Z Flip 7外屏将更接近摩托的尺寸。这也说明折叠屏市场正迅速响应用户需求做出改变:以前大家嫌翻盖外屏太小鸡肋,现在厂商立马卷起外屏大小,比谁的更大更好玩📱😆。各位更喜欢小巧隐私的小外屏,还是恨不得正面整个都是屏幕的设计呢?欢迎聊聊你的偏好!

2024—2025年:超薄时代 🪶

2024 年可以说是折叠屏的“超薄元年”!这一年荣耀、OPPO,甚至三星都卷入了一场关于厚度的军备竞赛。2024年年中,荣耀发布了 Magic V3,以展开态仅 4.4mm 的超薄机身成为新的“全球最薄折叠手机”。这个纪录保持了大半年,直到 2025 年 2 月被 OPPO 在海外发布的 Find N5 打破——后者展开后厚度仅 4.2mm,薄了区区0.2毫米。所谓你方唱罢我登场,这场“薄到没朋友”的角逐很快又有了新的王者:几周前(2025 年 7 月 2 日),荣耀不甘示弱发布了 Magic V5,将展开态厚度进一步压缩到 4.1mm!然而“武林盟主”的宝座荣耀只坐了一周:7月9日,三星在纽约发布 Galaxy Z Fold 7,凭借均衡的表现再次成了全球折叠机爱好者瞩目的焦点。值得一提的是,三星Fold 7并没有刷新厚度最薄纪录——展开态厚度 4.2mm,折叠时厚度 8.9mm,在Magic V5面前略逊一筹——但重量控制得非常出色,仅 215克,比Magic V5还轻了3克。折叠起来的Fold 7厚度不到9毫米,重量两百出头首次逼近普通旗舰直板机,拿在手里、放在口袋里几乎感觉不出这是台折叠手机!这也是为什么我的Fold 7上手体验如此惊喜:它终于实现了折叠机“日常化”的里程碑,真正做到让人无感携带,这一点甚至比堆参数纪录更有意义👍。

这款手机的设计为折叠屏手机的用户体验树立了新的标杆:精妙的铰链工艺、细腻的屏幕、可靠的品质,让人几乎忘了它还能打开变平板的事实。当然,荣耀 Magic V5 也不遑多让:它不仅是目前同级中电池容量最大的折叠机(配备了惊人的6100mAh大电池),还拥有业界顶级的影像系统之一。可以说Magic V5和Galaxy Z Fold 7代表了当前超薄折叠屏的两个方向:一个极致堆料,另一个追求平衡。如果让你来选,你更看重超大电池和影像,还是更轻更薄的手感呢?这是道送命题吗😜,评论区见!

(图: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华为以近半数占比遥遥领先,荣耀位居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厂商在折叠屏领域的创新和投入已经让国内市场形成了与全球截然不同的格局。据IDC最新报告,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为 917万台,同比大增30.8%。市场份额方面,华为以 48.6% 的占有率稳居中国折叠机市场第一,荣耀以 20.6% 排名第二,vivo 以 11.1% 位列第三,小米和OPPO则分别拿下 7.4% 和 5.3%。值得玩味的是,昔日全球折叠屏霸主三星在中国已经被挤出前五,与其他品牌一起仅占区区7%的份额。由此可见国内消费者对国产折叠的认可度之高,也说明这些年国产厂商的努力没有白费。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有没有体验过国产折叠机?觉得它们比起三星来怎么样呢?🙂

顺带一提,在这场“超薄大战”中,各家为了那零点几毫米也是拼了。但话说回来,薄到极致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有些消费者可能更在意电池续航、铰链耐用度,盲目追求极限厚度会不会反而带来其它妥协?比如为了薄一毫米,电池容量砍掉几百毫安,这样的交换你能接受吗🤔?也有人质疑折叠屏做到这么薄后,结构强度会不会受影响,碎屏风险更大?可以说,“薄”虽然好听,但它究竟是提升体验还是营销噱头,值得大家思考。当然,对于厂商而言,能做薄就绝不厚着,也是在展示工业设计实力的一种方式吧。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谷歌据传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发布新款 Pixel 10 Pro Fold。这款机型据说会在前代基础上有大幅改进,不知能否在折叠屏圈子里刷出存在感?毕竟上一代Pixel Fold因为厚重和耐用性问题评价一般。这次谷歌显然也意识到不能再划水,希望卷出点新花样来。不知道各位对Pixel折叠有什么期待吗?谷歌的软件优化功力还是值得期待的,说不定会带来不同凡响的交互体验呢!

2026年起:iPhone Fold时代? 🍏

聊了这么多安卓折叠机,我们不得不提那只尚未出场的“大象”——苹果。到目前为止,有一位主要智能手机厂商仍然对折叠屏按兵不动,那就是 Apple。江湖传言纷纷表示苹果最快将在明年(2026年)9月发布首款折叠屏iPhone!如果传闻成真,这款 “iPhone Fold” 无疑将把折叠屏市场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很多业内人士甚至认为,折叠手机要想达到真正的“逃逸速度”💥(也就是彻底进入大众市场),苹果的参与是至关重要的。毕竟当年 iPhone、iPad 引领风潮的例子历历在目——苹果往往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却常常是把整个市场做大的那个人。当苹果入局一个领域时,通常会带来更完善的产品体验和强大的生态号召力,使得这个品类快速从小众迈向主流。这一点在智能手表、无线耳机等领域已经被证明过了。那么问题来了:折叠屏手机会不会因为苹果的加入迎来质变呢?或者说,没有苹果,折叠屏就永远火不起来吗?这是个很有争议的话题,评论区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回顾过去七年,三星可以说是折叠屏成功的最大功臣和推动者。从最初吃螃蟹的Galaxy Fold系列一路迭代,到今天技术成熟的 Galaxy Z Fold 7 和 Z Flip 7,三星证明了自己依然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一直在引领这个新兴市场的发展。当然,华为、荣耀们在硬件上的卷王表现,也给了三星不小的压力和动力。随着传闻苹果即将发布折叠机,可以想见三星绝不会坐以待毙,或许已经准备了更惊艳的Fold 8来应战。而大多数其他手机厂商也很可能紧随其后推出新一波折叠屏产品。由此可以肯定地说:折叠屏手机最好的时代,或许还在后头!📈 现在的一切还只是序章而已。如果你问我个人感受的话,我只想说——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 你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