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以往安卓更新只是刷点流畅度、优化下动画,那么这一次,Android 16 可谓直接上了“硬菜”——安全性全面升级,连“诈骗犯打电话+远程盗你钱”的套路都被它盯上了。
简单来说,谷歌这波操作的目标很明确:不只让手机更安全,而是更像一台能察觉危险并替你“报警”的小保镖。
如果你是个凡事小心、APP权限都要细看3遍的“谨慎星人”,或者你爸妈还停留在“微信能打电话就行”的阶段,这波新功能值得你打个响指👏。
🧠功能一:手机将获得“入侵感知能力”?!
外媒 Android Authority 最近通过 APK 拆包挖出了个不得了的东西:谷歌悄悄在 Play 服务测试版(v25.18.31)中,埋了不少与“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相关的新字符串。
<string name="intrusiondetection_learn_more">Device protection helps keep your device and data safe, but there are some things to know about turning on the protections.</string>
<string name="intrusiondetection_main_user_warning">Only the primary user can change this setting</string>
<string name="intrusiondetection_readonly_pref_1_desc">Your activity logs will be stored in a private and encrypted Google Drive. This logs can be used for forensic analysis in cases of suspicious activity.</string>
<string name="intrusiondetection_readonly_pref_1_title">Intrusion detection</string>
<string name="intrusiondetection_readonly_pref_2_desc">You are agreeing to E2EE log collection, such events as USB events, network info such as browsing history, app installs, Bluetooth connections, lockscreen info, and wifi. Only you are able to decrypt this data with your account password and device lock screen.</string>
<string name="intrusiondetection_readonly_pref_2_title">Log collection</string>
<string name="intrusiondetection_resources_card_desc">This Google Account will be used to encrypt your logs. Be sure you are selecting the right account.</string>
<string name="intrusiondetection_resources_card_title">Google Account</string>
<string name="intrusiondetection_switch_title">Activate Intrusion Detection</string>
<string name="intrusiondetection_title">Setup Advanced Protection</string>
听起来很拽,实际上就是——你的手机要开始记录自己是否被入侵了。
但它的方式比你想得复杂:不是装个杀毒软件就完了,而是悄悄地、默默地记录包括 USB 插入、APP 安装、蓝牙/WiFi 活动、屏幕锁定情况,甚至连浏览记录都包进去了。
是的,你没看错,连你半夜偷偷搜过的“肚子疼是不是癌症”都会记下来🙃。
不过,谷歌表示:这些数据将以“端到端加密”的形式保存在你的 Google Drive 中,而且只有你自己能解锁——通过你的 Google 账户 + 屏幕锁。
🗣️重点来了:那我浏览历史也被谷歌看了怎么办?
这个就很值得讨论了。
💬 你愿意让手机记录这些隐私换来“安全感”吗?是加强防御,还是让手机变成监视器?
🧱这个“入侵检测”能干嘛?实际场景你值得知道
假设你是程序员、公司高管,或者只是一个被疯狂钓鱼短信围攻的人——
一旦你的手机被插上陌生 USB、突然跳出陌生蓝牙配对、或者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多装了个奇怪 APP,这套系统会留下痕迹。将来哪天你感觉“手机不对劲”,这些日志就成了线索。有点像是:你出门忘锁门,回家发现门虚掩着,Android 16 会告诉你“几点几分,门被人开过”。
再配合 Android 16 的另一项“高级保护模式(Advanced Protection)”,相当于把“入侵检测”从被动查案变成“主动防护”。
谷歌你是真不想让我们被黑客偷了!
📞功能二:自动识别“银行诈骗电话”!
除了防黑客,谷歌还贴心上线一项堪称“给爸妈续命”的功能:防止银行诈骗通话 + 远程操作转账。
功能代号叫:BankScamCallDetectionService(银行诈骗检测服务)——名字都没遮掩,直说“我就是来挡骗子的”。



🕵️♀️它是怎么识别诈骗电话的?
步骤如下:
- 你接到了电话📱(重点是号码不在你通讯录里);
- 系统检测到你正在打开某个银行类 APP;
- 同时检测你开启了“屏幕共享”功能(比如用 TeamViewer 或 Zoom);
- 如果上述三项全部满足,Google Play 服务会弹出提示警告你:这很可能是诈骗!
然后可能会建议你:
- 立刻挂断电话;
- 将号码标记为可疑;
- 禁用屏幕共享。
也就是说,这个功能不是靠“听你说了啥”来判断,而是看行为逻辑:陌生人打电话 + 你共享了屏幕 + 你还点开了银行 APP,这合理吗?不合理!很可能就是诈骗。
💬 如果 Google 能判断你行为可疑就发警告,会不会误伤正常场景?
📲这种诈骗套路到底多严重?来点真实案例
你可能会说,“我才没那么傻”,但请等等:
最近几年,很多地方都发生过多起“远程协助+银行转账”诈骗案件,骗子冒充银行客服,以“涉嫌洗钱”为由,引导受害者安装远程工具(如AnyDesk、TeamViewer),再让受害者打开银行APP,然后屏幕共享被录,顺利盗走资金💸。
这些操作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杀伤力巨大。你以为他们不上网,其实他们玩短视频比你溜多了,只是安全意识太薄弱。
所以 Google 这波真的很像是给爸妈的“保险绳”。
🔐这个功能会限制你的自由吗?隐私党怎么想?
有网友开始担心:“我的每个电话、每次打开银行APP都被监控着?”“我每次共享屏幕都要被提醒?”“会不会哪天,连我看个 PDD 直播也被认成诈骗?”
Google 明确表示:这套系统不会监听你的电话内容,而是监控场景条件。也就是说,只有特定条件“撞车”了,它才会跳出来吼你一声“危险⚠️”。
不过,值得留意的是,它会维护一个“被监控的银行APP列表”。虽然名单目前不公开,但谷歌表示这个列表会持续更新,以覆盖全球银行服务。
💬 你是否愿意让系统监控 APP 行为,以换取一次关键提醒?
🏁Google这波操作,真把“安卓安全”往前推了一大步
这次 Android 16 虽然还没正式发布,但“入侵检测 + 银行诈骗通话拦截”这两个特性已经让人眼前一亮——
尤其是在骗子横行、木马横飞的当下,一台能主动报警的手机,确实让人多了一点安全感。
当然,这也意味着,Android 正在从“开放自由”向“主动保护”转变——有人喜欢,有人担心。
你是哪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