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玩家刚拿到 Switch 2 就发现一个尴尬事实:原先拿来装《塞尔达》的老 MicroSD 卡并非万用钥匙。与初代 Switch 不同,Switch 2 明确要求 MicroSD Express 规范卡来扩展其 256GB 的内置存储,老式非 Express 卡不兼容。这不是任天堂故意作怪,而是规格升级带来的现实:更高带宽、更快读写才配得上主机的新特性,但随之而来的是——市场上能够满足这些规范的卡并不多。
而更糟糕的在后面。日本媒体 ITmedia 与 Tom’s Hardware 的采访披露了一个冷知识:不仅仅是普通消费者抢购,AI 公司在大手笔囤货——它们购买海量存储来训练模型、存数据,连 MicroSD 也被纳入采购清单。一个零售店老板直言:“大容量硬盘都被人工智能应用抢购一空,MicroSD 也难逃此劫。”结果,Switch 2 刚上市时,MicroSD Express 卡就“缺货+涨价”两手齐下。
短缺为什么会影响玩家?不是任天堂的锅,是整个供应链的内战
简单来说,是供需关系变了。AI 训练需求把原本走向消费市场的一部分存储吞噬掉,厂商优先满足利润更高的企业订单,零售端的货就被压缩。MicroSD Express 是新规格、产线还没完全放量,产能与量产节奏+企业级需求暴增 = 玩家遭殃。
后果是三条路:一是玩家抢不到卡;二是有货也被黄牛囤起卖天价;三是玩家被迫转向替代方案(例如外接SSD或云存储),但这些方案在便携主机上并不方便,兼容性和延迟又成问题。别以为只要钱多就能解决;当供给端真的紧张时,价格会被市场强行重写,你可能要为一张卡多付数倍溢价。
怎么办?给玩家的现实建议(别指望马上回归平静)
首先别抱侥幸——如果你还在用老卡,尽早备份并准备入手 MicroSD Express。如果目前买不到,考虑以下临时策略:
- 优先清理现有卡:把重要游戏和存档分层管理,避免不必要的占用。
- 分区安装:把常玩的游戏放内置 256GB,偶尔玩的放卡上(前提是你有卡)。
- 谨慎对待云存档与订阅:云并非万能,且部分大文件迁移仍需本地卡支持。
- 关注渠道与厂商放量信息:主流存储厂家的官方公告、亚马逊/天猫/乐天等大平台的补货节奏,是较靠谱的信号。
- 不要给黄牛送钱:除非你非常着急,否则等产能释放,价格会回落(但可能需要几个月)。
最后,行业层面也有变量:存储芯片产能、供应链调整,以及AI公司采购节奏都将决定何时缓解。不过短期内,MicroSD Express 的供求紧张恐怕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对 Switch 2 玩家来说,这意味着不仅要为手柄和游戏买单,还得为一张小卡的“可得性”买单。
玩家的无奈与产业的现实
任天堂把硬件推进到下一代标准,玩家应当喝彩;但当全球供应链里突然加入更大、更有钱的玩家(比如 AI 公司)时,消费电子的节奏就被打乱。你不是在跟任天堂抢卡,而是在跟训练大型模型的公司抢料。这不是谁的阴谋,只是供需与利益驱动下的现实残酷。想省心?提前准备、关注官方渠道,不要被黄牛忽悠——剩下的,就只能等市场把这场短缺修正回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