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solo 又来了,这家出身 Zidoo 背景的团队搞事不算少。DAC-Z10 一上来就把“全隔离架构(FIA)”、“双 AKM”、“R2R 音量”和“OCXO+FPGA 时钟重建”这些听着就高逼格的词堆满页面,售价直接锁定在 1980 美元。听起来像是要跟国外大牌正面刚——问题是,堆料能不能换来听感上的真改善,还是只换来发烧圈的口水战?我们先把参数说清楚,再聊聊这些参数背后谁值谁不值。
核心规格速览(别眨眼,参数党会爱)
DAC-Z10 每声道采用 AK4191 + AK4499 的双芯片组合,宣称做到左右声道全程电气隔离;三路独立线性电源分别供给左右声道与系统;并且在音量控制上用了独立 R2R 电阻网络,支持 DSD512 与 32bit/768kHz PCM。耳放部分自动阻抗检测,16Ω/32Ω 下可给出 1W 输出,号称能推动平面磁耳机。接口齐全:USB-B、双同轴、双光纤、I2S、AES/EBU、HDMI ARC/eARC,还有 Qualcomm QCC5125 做蓝牙。外观上配 8.8 英寸触摸屏,APP 远控,连外置 10/25MHz 时钟输入也支持,基本把“高端发烧站”配置表全抄了一遍。
质疑一:全隔离=声音更好?别太天真
Eversolo 把“全隔离”的概念作为卖点,说是为了避免地环路与干扰。工程上这确实有益,但“全隔离”并非万灵药:隔离带来的好处要看具体实现、变压器与电源设计、接地策略以及模拟电路的调校功夫。一台 1980 美元的机子如果把钱都砸在元器件上而忽视调音与系统耦合,听感可能并不会让人惊艳。换句话说,参数表好看,听起来是否顺耳,还得看工程师怎么把这些参数“调活”。




质疑二:双 AKM 与 R2R 音量,这组合真有戏?
双 AKM 的思路是提高声道独立性、降低串扰,这是可圈可点。但 AKM 的芯片风格偏“暖”和“绵”,最终声音性格还依赖后级增益与滤波设定。至于 R2R 音量,这确实比纯数字音量更“模拟友好”,能在高解析材料下保留微动态,但高端 R2R 的精度、通道一致性与长期漂移也是要钱要工艺的地方。Eversolo 把这些做法堆在一起,是走向高保真路线;但真假好坏,仍需通电听唱片、听不同流派曲目验证。
亮点与现实:接口、时钟与耳放能力不可小觑
不得不承认,DAC-Z10 在兼容性与工程细节上很诚意:HDMI I2S 的多模式支持、外部 10/25MHz 时钟接口、OCXO+FPGA 的时钟重建、以及对 eARC/ARC 的家庭影院支持,这些都是实用派会点头的地方。耳放能自动匹配阻抗并输出 1W,实测推感和失真控制要看最终调校,但理论上能应付绝大多数中高阻抗耳机和不少平板单元——对于追求一机多能的桌面用户很方便。
值得买吗?先别下单,等试听与测评
Eversolo 用料诚恳、功能全面,定位清晰:面向发烧友与专业级桌面系统,价格也反映了这个定位。但“堆料”≠“好声音”,尤其是 R2R、双 AKM 与全隔离这些东西,能不能在实际声音表现上互相成就,还需要独立测评与盲听验证。若你正打算把它当作系统核心——务必试听、关注官方调音样本和第三方测评;若你只是想花 2k 美元买个“数字摆设”,那不如先省点钱,多听几款竞品再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