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当年 Galaxy S9 系列的“可变光圈”黑科技吗?在那个智能手机拍照还没被“亿级像素”和“超强夜视”刷屏的年代,三星给 S9 / S9+上了一个炫酷功能——可以像相机镜头一样根据光线调整光圈大小。结果却在后续产品中神秘“失踪”……
然而,最近传来的消息可让老粉心头一颤:Galaxy S26 Ultra 可能重拾这项久违的技术,用多档光圈再度改写拍照体验。到底是炒冷饭还是技术回炉升级?咱们一起来看看!
昔日“S9双光圈”缘何被弃?
先回顾一下当年 Galaxy S9 / S9+ 的“双光圈”:
- F/1.5:在暗光场景下自动打开,能让更多光线进入,增强夜拍能力;
- F/2.4:在光线充足时切换,避免过曝并提升画面细节。
这功能看似很赞,但三星没在后续机型上大肆推广,只延续到 Galaxy S10 便“失宠”。可能原因包括:
- 研发成本与复杂度:可变光圈结构对镜头模组要求更高,会提高成本与设计难度;
- 拍照算法进化:硬件光圈可变未必比多帧合成、夜景算法更抢眼;
- 市场反馈:用户可能对这个技术的认知与需求不够强烈,导致三星不再投入资源。
S26 Ultra能否带来多档光圈?
据微博爆料人i冰宇宙称,Galaxy S26 Ultra 主摄像头将采用可变光圈设计。BUT,该爆料并未明确究竟是两档、三档还是更多档。
- 两档光圈(类似 S9 / S10)基本上是最小难度版本,F/1.5 + F/2.4 这样的组合可以适应大部分日常场景;
- 多档光圈(比如三档、四档)理论上可提供更广泛的光线适应性,但工程难度和成本也大增。
如果三星这回要让 Galaxy S26 Ultra真正火力全开,说不定会搞点更灵活的光圈范围,比如从 F/1.4 到 F/2.8 或 F/3.0,以大幅增强对景深和进光量的控制,让夜拍和白天拍都更得心应手。
不过,目前只是传闻,等官方正式官宣前,你我都只能“先一睹风声”,不宜太嗨以免落差。
可变光圈的实际好处:真比单光圈强?
- 暗光更明亮大光圈:F/1.4 或 F/1.5 等,能在夜拍场景让更多光线进来,减少噪点,提亮画面;
- 白天更锐利小光圈:F/2.4、F/2.8 等,确保强光场景下不过曝,还可以提升画面锐度和细节保留;
- 景深可控多档光圈可以更好地控制景深效果,比如人像背景虚化或风景拍摄的清晰度更具可玩性。
倘若 S26 Ultra真配了这种“可调光圈”,配合三星一直不错的拍照算法,或许能在多场景下拍出更均衡的成片。对喜欢“满地找光圈”的摄影玩家来说,也是一种拍摄乐趣和灵活度。
S26 Ultra其他可能升级:ISP、传感器等
根据另一则传闻,S26 Ultra可能搭载骁龙 8 Elite Gen 2(或三星自研 Exynos 2600?),其集成的图像信号处理器(ISP)也会升级。这意味着即使可变光圈只提供了硬件层面的可能性,软件算法一样能帮助画质再上一步。
此外,S26 Ultra也许会保持一亿像素/两亿像素传感器,或者再提升一下,但还没有明确消息。三星也有可能再次玩点别的,如升级长焦镜头、微距功能之类。
两年后才会上市?
爆料说,S26 Ultra在2025年底前硬件就会被彻底敲定,估计要到 2026 年初面世。当然,此前三星的节奏一般是在2月或3月发布S系列,所以也不算等太久。
不过凡事还有变数,毕竟“可变光圈”也是曾经的短暂客串。如果三星发现成本或产量问题太棘手、或者市场对这功能的热情并不高,也不排除再次砍掉的可能。
三星重振“硬件创新”雄心?
当下手机市场内卷严重,大伙都在拼影像、屏幕、快充。三星S系列作为安卓阵营标杆,如果仅用堆像素或挖孔屏已经不足以吸睛。“可变光圈”其实是较能直接影响照片品质的创新之一,让消费者觉得拍照更专业更可控,也显得三星依旧保有“黑科技范儿”。
对三星来说,这样的硬件创新能带来品牌光环,毕竟行业里真正做可变光圈的厂商并不多,如果能把它做到成熟稳定,说不定又成S系列一项“独门绝技”。
重回可变光圈,S26 Ultra能燃起多少热度?
总而言之,Galaxy S26 Ultra打算重回 S9 时代的“双光圈”乃至更多档光圈思路,听起来既熟悉又新奇。对喜欢拍照的人来说,多档光圈可让照片在极端场景下更有质量保障。
但是,实际效果如何,能否成为真正杀手锏?都得等正式发布再下结论。毕竟三星“试水再撤退”的案例也不是没有,大家不妨保持点期待又别太高估。
如果真能沿用 2档或多档光圈 + 升级 ISP + 强力拍照算法,说不定S26 Ultra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里,手机拍照领域的新标杆。就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三星究竟能不能上演一次华丽的“折返跑”——从S9遗珠,再到S26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