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年了,三星还没整明白一件事:消费者并不想在旗舰机上玩“盲盒”游戏。
是的,Galaxy S26 又要搞“双芯策略”了。据可靠爆料,S26 将继续延续祖传传统:部分市场用 Exynos 自研芯片,部分市场用高通骁龙 8 Elite 2。前者性能打不过后者,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更扎心的是,这回用上了“Exynos 2600”这颗号称 2 纳米工艺的芯片——听起来很牛,但好像还没“练满级”。
一边是梦想,一边是现实
三星其实很努力,它真的想把 Galaxy S26 全线统一上自家芯。但理想很丰满,良率很骨感:Exynos 2600 的产能还扛不住全球铺货。于是,熟悉的一幕又来了:
- 欧洲、印度等“被选中”的市场:拿着三星亲儿子 Exynos;
- 美国、中国、韩国这些“战略要地”:照旧是高通老大哥的骁龙芯。
听起来怎么有点像打游戏时的“国际服专属奖励”?差别对待这事,三星是真的“不会藏”。
所谓“减配”,到底差多少?
我们必须公平地说一句:Exynos 2600 是有进步的,从制程上讲,确实已经进入 2nm 时代,比前代先进了一大步。
但是进步归进步,性能、能效和温控方面,离骁龙 8 Gen 4 还是有点距离。这不是网友黑,是历史经验教训——你我都见过的“Exynos 烧烤架”和“骁龙冰箱”对比图,不会骗人。
如果你是普通用户,只是刷抖音、拍猫猫、回微信——Exynos 可能真的“够用”;
但你要是个喜欢跑分、玩原神还不降帧的狠人,骁龙那边才是你的菜。
所以这波操作,对安卓旗舰爱好者来说,感觉就像买了套高端皮鞋,结果发现两只脚里一只是皮的,一只是胶的,还不能换。
为什么三星还在坚持搞 Exynos?
很多人都吐槽:“都什么年代了还搞自研,直接全用骁龙不好吗?”
但站在三星的角度来看,其实可以理解。
- 首先,自研芯片是终极控制权的体现。苹果 M 系列芯片的成功简直让所有厂商眼红得睡不着。
- 华为也一直在推麒麟回归,OPPO、vivo 也在自己做 ISP、NPU 芯片,三星当然不甘落后。
- 更重要的是,代工这块业务不能砸在手里。如果自己家的旗舰都不用自家产的芯片,那怎么说服其他厂商把芯片交给你代工?
据说三星还在和高通谈判,让自己来代工下一代骁龙 8 Gen 4 芯片。要是谈成了,双赢——既有钱赚又能练兵,核心科技继续留在本厂房。
这事你怎么看?
三星 Galaxy S26 的“双芯分发制”,说白了就是“战略妥协”:在追求自研独立和现实技术条件之间求生存。
但从消费者角度,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我掏的钱一样多,凭什么别人拿的是王者芯,我拿的是训练营?
希望三星能早日让 Exynos 真正“争口气”,别再让全球用户体验变成“拼手气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