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焦虑症”的 iPhone 党,今天有瓜可吃了🍉。据爆料人 Majin Bu 最新放出的渲染与配图,他声称苹果正在为 iPhone 17 Pro 试验一套全新的 5G 天线布局:把塑料天线带做成一个环绕后置大摄像头模组的“天线圈”。听上去很“赛博”,但逻辑其实朴素——塑料断点让射频信号穿过金属中框,而围绕相机岛的路径更长、角度更多,理论上能减少双手握持时的遮挡,从而改善 5G / LTE / Wi-Fi / 蓝牙的综合连接表现📶。
一、这次爆料到底说了啥?
Majin Bu 在 X(原 Twitter)贴出所谓的 17 Pro 机身渲染,并在随后的博客里补充:这条围摄像头的“天线环”将取代一部分边框上的传统天线断点。换言之,你可能会看到顶部和底部几乎没有天线分割线,正面的观感更“整皮”😎。他还强调了改造的目的:增强无线连接,并尽量避免“手掌一捂就掉格”的人肉屏蔽问题——尤其是横握打游戏、竖握刷短视频时常见的姿势。
👉 如果信号更稳,但边框细节更“干净”,你会不会因此更愿意换机?
二、硬件“串场”:高通、苹果自研同时登台
在基带层面,爆料沿用了此前主线:iPhone 17 Pro 仍将使用高通调制解调器完成蜂窝网络连接;而iPhone 18 Pro才会转向苹果自研的 C2 基带(时间点、商用成熟度都还要等官宣)。同时,17 Pro 这代还被多方传言会搭载苹果自家设计的 Wi-Fi 7 芯片,把本地无线的主导权“抓”回更多一点。
这套“蜂窝先用高通、局域网自研先行”的组合拳,很苹果:哪块成熟用哪块,哪块卡脖子就自己上。
👉 你更在乎 5G 下载的“峰值网速”,还是家里/公司 Wi-Fi 的“稳定低时延”?

三、天线环绕相机岛,凭啥可能更稳?
简单说三个点:其一,路径变长,调谐空间更大;其二,远离高频握持区,你手指不再把关键缝隙全堵上;其三,背部外露面积大,更利于多制式切换与 MIMO 天线布局的“角度协同”。当然,这些都属于工程取舍:结构复杂度、做工容差、相机模组的电磁干扰都要重新平衡🔧。
👉 你能接受“更大的相机岛 + 更稳的信号”这笔交易吗?
四、外观副作用:边框更“干净”,还是更“单调”?
少了上下的天线断点,金属边框观感更整洁,和 15/16 系列相比会更一体化。但也有人说,那几道分割线其实是“机械感”的来源,去掉反而少了“工业味”。这就像有人爱刘海、有人爱打孔——好看不好看,永远见仁见智👀。
👉 你属于“极简派”还是“机械派”?边框要“干净”还是要“有味儿”?
五、消息源的“可信度分歧”
必须提醒:Majin Bu 的战绩有准有不准。他最近准确押中 iPadOS 26 加菜单栏,但也有失手的时候。更何况,另一位泄密者已公开对这条天线爆料表示怀疑,态度是“再等等看”。好在苹果大概率将在不到一个月的发布会上亮相 iPhone 17 系列,真相要么官宣,要么打脸,等待不算久⌛。
六、用户体验的“想象力场”
如果这套天线方案成立,直观收益会是通话更稳、弱信号场景更能扛、Wi-Fi 切换更灵敏。这对地铁、电梯、地下车库这样的“信号地狱”用户,是实打实的体验红利。再叠加苹果自研 Wi-Fi 7,家里多路设备并发、串流 4K、投屏会议,理论上会更从容📺。但也别忘了,“信号体验”是系统工程:基带、天线、射频前端、算法调度、整机散热一个都不能掉链子。
七、买不买,先等等发布会
就这条爆料本身,我们能得出的“基于消息的推论”只有三点:
1)苹果确实在探索围绕相机岛的天线新布局;
2)iPhone 17 Pro 仍走高通基带路线,Wi-Fi 7 可能自研;
3)外观边框的天线分割线或将减少,整体更“干净”。
其余诸如“信号提升多少 dB”“Wi-Fi 7 到底比前代快几成”“是否影响相机模组排布”——都必须等发布会和实测📊。买前观望不吃亏,这句老话从不误人。
八、评论区见:信号与审美的“二选一”?
“更强信号 vs 更纯外观”“继续高通 vs 尽快自研”“更大相机岛 vs 更窄机身”……无论你怎么选,都是你的使用场景在投票。欢迎把你最真实的痛点写下来:你更希望 17 Pro 解决哪一件小事?是电梯里不掉线,还是地库里不迷路?是 5G 下载不抽风,还是 Wi-Fi 切换不迟钝?💬
——以上信息均来自 Majin Bu 在 X 与博客的爆料及其配套渲染;同时有其他爆料者表达了质疑。关于基带与 Wi-Fi 方案的时间表,为近期开源传闻主线的延续。最终以苹果官方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