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问“Switch 2 到底啥配置”,现在有答案了。
Digital Foundry 今天放出了任天堂 Switch 2 的完整系统规格,让我们终于能从“传说中的怪物机”中走出来,面对现实。
结论先说在前头:
📦 CPU、GPU、RAM全升级,DLSS全面上车,光追也来打卡了
🐢 但功耗保守、频率“讲道理”、性能分配有保留
🧩 你要找PS5替代品?别闹,它还是个游戏掌机
Switch 2,到底是“换芯不换魂”?还是“老任要动真格”?本文全解👇
🧠CPU:8核 ARM 架构,最高1.7GHz,但别高兴太早
先看脑子部分(CPU):
- 核心是 ARM Cortex-A7BC
- 8核心,支持64位 ARMv8 指令集
- 各核心配有 256K 的 L2 缓存,整机共享 4MB 的 L3 缓存
- 理论最大频率:1.7GHz
- 但日常表现是:
- 手持模式:约 1.1GHz
- 底座模式:约 998MHz
- 系统会保留两个核心跑操作系统,也就是说:实际给游戏用的,最多6个核心
👀翻译一下:跑独立游戏轻松无压力,跑 3A 大作需要开发者配合“下凡打补丁”。
🗣️你觉得一台掌机,1.7GHz 的 CPU 是“新生代”还是“打酱油”?评论区等你发言。
🎮GPU:安培架构,光追来了,但性能按等级分配
接下来是图像核心(GPU):
- 架构:基于 NVIDIA Ampere(安培)
- 拥有 1536 个 CUDA 核心
- 主频:
- 手持模式:561MHz
- 底座模式:1007MHz
- 理论最大值:1.4GHz(实际能否开放未定)
- 光线追踪速率:
- 手持模式:10 Giga Rays/s
- 底座模式:20 Giga Rays/s
- 计算性能约为 3.072 TFLOPs(但老任说这个“没啥参考意义”🙃)
重点来了:这颗 GPU 虽然架构高端,但给游戏的资源也不是满血放送,系统仍然要分一杯羹。
⚠️ 光追能开是真的,但别指望 RTX 素质;开与不开,很可能只是“光有追影没渲染”。
🧵内存 RAM:12GB LPDDR5X,但游戏实际只拿到9GB
RAM 是这次提升最大的部分:
- 共 12GB LPDDR5X
- 内部结构为两个 6GB 模块
- 带宽:
- 手持模式:68GB/s
- 底座模式:102GB/s
- 预留给系统:3GB,游戏可用仅 9GB
这就像你点了一碗12元的麻辣烫,实际吃到的是9元套餐,其它3元被老板打包送了服务员🍜
对比一下初代 Switch 的 4GB RAM + 系统预留 1GB,现在开发者的空间大了一圈,也算是“给力”。
⚙️SDK功能:FDE 解压、系统语音功能吃资源、VRR支持有限
从开发者工具 SDK 看,有几个值得注意的细节:
- 定制文件解压引擎(FDE)上线
提升读取效率,更快加载地图、纹理、模型
更重要的是——省电 🔋 - 游戏语音聊天可能影响性能
任天堂提供了“语音模拟测试工具”,用来帮助开发者预估系统语音带来的性能影响
👂也就是说:你和队友聊得越嗨,画面可能越卡😂 - VRR(可变刷新率)支持有限
只支持自带屏幕,HDMI外接不支持
想通过电视/显示器享受超丝滑动态刷新?还是老实点。
🧠DLSS 大礼包来了!支持 DLAA、1x、2x、3x 多种选项
真正的亮点来了——任天堂 Switch 2 将支持 多种 NVIDIA DLSS 模式:
- DLAA(深度抗锯齿)
- DLSS 1x(原始图像修复)
- DLSS 2x(性能/质量平衡)
- DLSS 3x(更强推理,推测为超高帧率渲染)
虽然没有给出具体数值细节,但这基本确认:Switch 2 将通过 AI 超分技术提升画质和帧率,至少官方在给开发者“强补工具”了。
要知道,DLSS 在 PC 平台可是 NVIDIA 的秘密武器,如今落地掌机,说明 老任终于不再靠玄学,而是靠算力+算法了。
🧮Switch 2:不是Steam Deck对手,但可能是“最稳的主机级掌机”
总结一下 Switch 2 的关键词:
- ☁️ 不是性能炸裂型(别幻想对标PS5)
- 💡 是“能耗控制型”(稳准不炸)
- 🔍 是“开发友好型”(内存大、DLSS帮补)
- 🎮 是“主流 IP 妥协型”(让 3A 游戏愿意适配)
换句话说,它不是硬件堆满的“掌机版显卡”,而是极限打磨效率的“任天堂平台”。
所以你想要的 Elden Ring 2、GTA VI 原生跑?不可能。但如果是马里奥 光追版、塞尔达 4K版、巫师3 DLSS版?那可能是真的。
🗣️你满意这台 Switch 2 的配置吗?
- 🎯 你觉得 Switch 2 是“大升级”还是“升级不够”?
- 🤔 DLSS 到底能在掌机里搞出多少画质奇迹?
- 💬 如果价格超过 399 美元(约 2999 元),你还买吗?
评论区见,我们一起判断:老任这次是真香,还是继续打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