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 Ultra初体验:极致空间与智能驾驶的完美结合

本文转自TGFC社区汽车版,原作者为TGFC网友 freaky,经编辑后发表

TGFC社区https://bbs.tgfcer.com

本来没打算这么快写这篇文章,但昨晚小米SU7 Ultra原型车发布会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惊喜,于是赶紧写下这篇评测。

去年年底小米举办汽车发布会前,我对新能源车几乎没有任何关注,更别提国产新能源车了。小米的造车计划让我对近些年新能源车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补课,尤其是对国产新能源车的崛起有了全新的认识。

经过三个月的深入研究,尽管网上争议不断,我还是在3月29日正式发布会后的第二天进行了锁单盲订。直到7月初提车,我才第一次见到了实车,这期间我都没有去过线下门店。

这半个月里,我在市区内行驶了200多公里,总结下来,这台车的完成度非常高,对我来说几乎没有什么短板。

1. 空间

车长5米,宽2米,轴距3米,这个尺寸非常大,达到了56E级别,尤其是2米的车宽与理想L9相同。第一感觉就是右后视镜离得很远。坐姿比较低,比我以前开过的油车轿车都低。至于后排空间的问题,因为我这车最多只坐一家三口,且后排最高乘客175cm,所以并没有感觉到空间不足。

2. 内饰

内饰设计简洁精致,储物空间非常多,设计非常用心,但我暂时还没有完全利用上。

3. 车机

车机系统流畅、简洁,综合能力在各大媒体评测中仅次于理想,排名第二。一些细节功能还需要逐步完善,例如详细的里程记录等,毕竟目前版本是1.2。

4. HUD

56寸的显示屏,非常亮、清晰,可以显示完整的导航信息。刚开始觉得有点挡视线,但习惯了就好。

5. NOA

目前只开通了高速NOA,里程不够还没有城市NOA权限。从环路上的表现来看,完全交给系统在车多时通行效率较低。此外,我需要打开拨杆辅助变道并在变道前提示确认才能放心使用。智能驾驶这一块没有捷径,需要大量数据积累,小米要赶上来也不容易。

6. 自动泊车

这个绝对是第一梯队的,使用了端到端技术。只要第二次进入同一个地库,就可以自动驾驶停到上次的车位。评测中提到的会车避让等功能也很强,但我遇到的基本都是单行线,还没遇到太复杂的场景。

7. NVH

这个方面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专业测试显示,40公里时噪音为55分贝,与极氪001、蔚来ES6、问界M7 EV处于同一水平;80公里时为60分贝,达到与理想L9/L8 EV模式同水平;120公里时为65分贝,依然和理想同水平,属于第一梯队。原因也很简单,单层玻璃在低速下隔音效果一般,但高速下主要噪音来源是风噪,SU7的低风阻设计和出色的底盘起到了重要作用。

8. 防晒

这算是一个卖点,女车主特别重视。前挡三层镀银,天幕两层,后排自带隐私玻璃。所以我没打算额外贴膜,也确实没必要。中午35度外出,空调开到24度一档风就足够了。

9. 耗电

各大媒体的评测已经很全面,不管是续航测试、满载测试还是达成率测试,基本都是前三水平。我实际开了200多公里,都是三人乘坐且开空调,电耗为15.6。听说Pro型号车主测试市区可以开700公里,高速均速95以上轻松600公里。

10. 驾驶

这部分简单说说,主要是开的不多。操控是SU7除了颜值外最大的卖点。网上各种黑稿黑操控的我是没见过。除了预设的五种驾驶模式,还有个“鸡血按钮”。这台车给驾驶者的不仅仅是这些,真正的乐趣在于自定义功能。转向手感、动力响应、悬架高度、软硬、前后驱动力分配等全都可调,理论上这台车可以模拟任何一辆电车的驾驶风格。

我最常用的舒适模式下,方向盘转向非常轻,开始不适应大弯容易打过,悬架偏软但很有韧性,有高级感。油门动力输出平稳,但深踩也有较强的推背感。动能回收标准,不踩油门有较强的拖拽感,但不会完全停下,最低速度降到5公里左右滑行,当然也支持单踏板模式。

如果调为运动模式,转向手感明显加重,油门稍微用力车就会往前窜,模拟声浪开启(有专门的DSP芯片算法支持),悬架变硬。运动+模式是运动模式的增强版,不过城市路况不太适合这个模式发挥。

11. 音响

25扬声器,由瑞声供应,支持杜比定位。虽然据说音质一般,但调到前排+音乐厅模式后音质提升很大,很多车主都是这样调。

12. 小米杂货铺

SU7的配件我都没怎么看上,但买了底盘氛围灯。很多人说装这个有点杀马特,但我觉得SU7本身就是一台大玩具,就像电竞房、机箱、游戏本,需要这种氛围效果。另外,灯在行驶中不能亮。还有一个配件是中控上的双仪表盘,以后可以支持显示小爱的拟人表情,类似蔚来的NOMI,等支持后可以考虑买一个。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